“禁止酷刑”“民告官制度”
等处停留,玄铁护腕轻轻敲击案面:“林爱卿将‘法不阿贵’写入总则,朕准了。”
他提笔在
“皇亲国戚犯法与庶民同罪”
旁批注
“天网恢恢”,朱砂笔锋带着灵脉力道,墨迹竟在纸上浮现出法网虚影。
新律颁布那日,南京城万人空巷。百姓们挤在刑部外墙观看誊抄的律文,当读到
“凡官吏贪赃银十两以上者,杖八十流放三千里”
时,人群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张老汉指着
“民告官”
条款,给孙女讲解:“以后官老爷若欺负人,咱不用怕,拿着符牌就能告到京城去!”
孩童似懂非懂地点头,手里攥着刚领到的简易诉状模板。
林霜命人在各州府设立
“鸣冤鼓”,鼓面嵌着灵脉石,击鼓时会自动记录时间与击鼓人信息,防止地方官推诿拖延。她还亲自主持首批
“告官案例”
审理,江南盐运使因克扣盐引被百姓告发,灵脉传讯符牌呈上的证据确凿,林霜当庭判其流放,百姓们在衙外燃放爆竹,称这是
“千年未有之清明”。
虎娃的修灵笔在律文副本上补画了插图:鸣冤鼓下百姓伸冤,公堂之上官民同罪,画旁题着
“法如明镜”
四字。南宫云的观测仪显示,新律颁布后南京灵脉的平和度显着提升,原本紊乱的怨气光带逐渐消散:“律法公正,民心顺服,灵脉自然安定。”
刑部衙署前立起了《大明律》石碑,碑文中废除的酷刑名称被特意刻在背面,划上鲜红的叉号,正面则用鎏金大字镌刻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林霜在立碑仪式上宣告:“此碑不仅是律法的见证,更是新朝对百姓的承诺
——
无论身份高低,在律法面前皆是平等。”
百姓们纷纷上前触摸碑石,灵脉朱砂的暖意从指尖传来,似在印证这份承诺的重量。
史官在简牍上详细记录修订过程,特别注明:“林霜主持修律,废酷刑凡三十七种,立民告官之制,用灵脉符牌通冤情,天下称快。”
竹简末尾画着林霜持笔修订的身影,虎娃的修灵笔悬在半空,红光与律文的金光交织成
“公正”
二字。
夜色中的刑部衙署仍有灯火,林霜正在核对各地呈送的律法执行报告。案上的灵脉灯泛着柔和的光,照亮
“民无冤讼,国无苛法”
的批注。远处的朱雀大街上,百姓们用新学三字经的句式传唱新律:“法无私,官不贪,民有冤,击鼓喊,大明律,保平安。”
歌声与灵脉的嗡鸣相融,为新朝的法治根基,注入了最坚实的民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