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佑三年夏至,巽他海峡的雾像凝固的牛奶,十二艘福船在永夜雾中宛如悬浮的幽灵。李火旺的狼头纹护腕擦过火铳准星,却连准星的轮廓都看不清
——
这场持续七日的
“永夜雾”
不仅遮蔽视线,更让火铳声呐和甜火灯全部失灵,唯有周益的老式相机能穿透雾幕,显影出二十年前雷生训练火铳手
“听雾术”
的场景。
“全体火铳手,解下护腕!”
周益的令旗在雾中若隐若现,“用狼头纹敲击甲板,跟着我的节奏!”
李火旺和陈阿虎率先摘下护腕,金属狼头扣撞击甲板,发出
“咚、咚、咚”
的闷响,每七声为一组,正是雷生当年编创的
“北斗听音诀”。
雾中的声波突然有了形状。陈阿虎闭眼凝神,狼头战刀刀柄贴地,感受着震动的涟漪:“老火,左前方三链,三艘船!”
他的战刀突然劈向浓雾,刀刃划破空气的声音与远处船桨划水的节奏重合。李火旺同步举起火铳,凭记忆中的方位扣动扳机,铅弹擦着海盗船的桅杆,在雾幕上烧出
“警”
字的甜火残迹。
“听雾术的精髓,”
周益在艏楼讲解,“是把后背交给弟兄,把耳朵借给眼睛。”
七十二名火铳手在雾中摆出北斗阵型,每人均以刀柄触地,通过护腕的震动传递敌情,竟比平日的声呐更精准。
海盗船从两翼包抄,雾中传来帆布摩擦的声响。李火旺和陈阿虎同时转身,背靠背贴紧,狼头护腕与火铳托相撞发出脆响
——
这是他们独有的换防暗号。“老火,十二点钟方向!”
陈阿虎的狼头盾磕飞一枚飞刀,李火旺的火铳已指向声源,铅弹在雾中划出
“困”
字的声波轨迹,竟将三艘海盗船困在声浪形成的牢笼中。
雾太浓,他们看不见彼此的表情,却能通过后背的压力变化感知动作。当陈阿虎向左倾斜,李火旺立刻向右旋转,火铳托与狼头盾组成的防御圈密不透风,铅弹与战刀的合击在雾中织出看不见的网。一名海盗从背后偷袭,刀刃即将触及李火旺后心的瞬间,陈阿虎的狼头刀已反手劈出,刀背击中对方手腕的力道,恰好是三年前在泉州码头练出的
“不伤骨三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