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也奇怪,工管一班就7个男生,居然还分成了两派。
一派跟着王卓创业,另一派则在校外开奶茶店。
除了在路上碰见了彼此打声招呼,平时几乎不怎么来往。
“他们奶茶生意怎么样”
“不清楚,没喝过”
杨鹏对那几个同学不是很感冒。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之前搞桶装水时,因为没有带上隔壁宿舍,产生了一点小隔阂。
再加上他们搞奶茶赚到的是现金流,而课程表看中的是长远发展。
自然他就听到了不少关于课程表赚不到钱的话。
“都是同学,自己班上的生意,该支持还是支持一下,别搞得太僵”
王卓也知道杨鹏跟他们几个不是很对付,具体原因他不清楚,可能是发生了点别的事。
“对了,现在拿到了几所学校的数据?”
在香江时,他就知道华东理工和申城大学这两所211在跟进,另外几所高校也在接触。
“理工的已经对接好了,申城大学这个礼拜弄完”
“其他的开学前也可以对接好”
课程表不像饿了吗,它只需要把教务处的课程安排对接好,剩下的就是推广、赞助了。
而且每个学校只需要安排一两名兼职人员负责核对课程信息即可。
算得上是轻资产运行了。
“要抓紧时间,下个月就是市赛了,能不能拿到特奖,就看开学的数据了”
王卓嘱咐道。
只要在市赛上拿到了特奖,几乎可以肯定,一定会吸引到资本的注意。
而课程表这种只要高校愿意开放教务处接口,那么就能节省不少人力物力。
就算不同意,也可以像师大一样,无非就是多一点人工而已。
“需要我出面的,到时候直接跟我说”
“嗯,这个我们知道”
交代完课程表的事,辅导员回了消息。
之前人多,王卓也不好意思将礼物拿给辅导员,只是给她发了条信息。
杨姗姗最近事情比较多,即便是暑假,作为辅导员,她不仅要时刻关注学生们在暑假的日常状态,还有跟进课程表的相关信息。
毕竟她还挂着个指导老师的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