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修节家上一次盖房子的时候,因为他给的工钱地道,做得饭也油水足,这一次一听要干活,不少人便马上答应了,然后听说一天还要多付五个大钱,便更是来得快。丁修节不过到了外面绕了一圈,就找到了十二三个能干活的汉子,说好了今天把地给烧上,明天就盖房子。
而后,丁修节又去路安那里定了不少的瓦片,说好了等屋子盖好了就送过来。
等到回家的时候,米氏已经带着几个孩子在屋子里面忙开了。这马上要过年了还请人家来干活,可不能在伙食上有什么亏待,于是米氏将白面、粳米都拿了出来,兑上了高粱面和高粱米,就开始和面了。
丁修节一看,连忙洗了手就过来揉面,他一把子的力气,面揉得又快又好,等到面揉好了,就抱着这一大盆子的面进了屋子里放在炕上发了起来。这天气冷,要是不早早的将面发上,估计到了明天早上面都发不起来。
然后又开始做包子馅,这大冷天的也没有什么好的馅子,只能用白菜猪肉的,里面放上厚厚猪膘的五花肉,外加油梭子,米氏又配上了自己拿手的作料,那馅子一拌出来,丁小桥只觉得肚子里的馋虫都要出来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都没有亮,米氏和丁修节就已经起床开始包包子熬稀饭了。丁小桥一晚上都惦记着那白菜猪肉馅的包子,破天荒也起了个大早,洗漱完毕,就钻进了厨房,围在了米氏的身边不停的流口水,只等着第一笼的包子出锅之后自己好捡一个吃。
天才灰蒙蒙的亮了,外面便陆陆续续的来了不少的汉子。丁修节洗了手出去带着汉子们干活去了,而米氏这里第一锅的包子终于出锅了!
一个个又白又胖,还冒着香味的包子就这样被米氏夹到了筲箕里面,丁小桥在一边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恨不得马上就吃到嘴里,好不容易米氏见她可怜给了她一个,她还没有吃到肚子里面呢,外面就想起了丁修孝的声音。
“呦,老三你家这是又要盖房子啊?真是看不出来啊,你这钱可不少啊,见天的盖房子……”
这丁修孝一说话就真是不让人开心啊。
丁小桥趴在厨房窗户上,竖着耳朵听着丁修节和丁修孝说话,他们好一阵子才说到了点子上……
第183章 想法子
原来是老丁头的事情。
这老丁头自从那天在丁小房的婚礼上晕倒之后就一直没有好过,这眼看着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就要过年了,可是他的身子还是一点起色都没有。见天的吃药,钱也花了不少了,却还是只能躺在床上,张氏不免着急,首先是这个药钱,真心太贵了,这么半个多月的药吃下来,居然也已经花了十两银子了。
张氏心里着急,又不能不给老丁头看病,可是继续这么吃下去的话,家里的钱可真是不趁手了,就在她着急的时候,丁月儿的一句话提醒了她。
丁月儿说:“娘,你急个啥,爹又不光是你男人,还是那么儿子的爹呢,这养爹养娘,天经地义,你没有钱不怕,找他们就是了。”
张氏一听,可不是这么一个道理吗?所以立刻就找来了丁修忠和丁修孝,可是这两个人一个是自私自利的主,一个是手里只要有钱就全部花光的主,真是一个都拿不住钱来。
最后在丁修忠的拼命撺掇下,张氏犹豫了再三还是决定来找丁修节和丁修义,当然,她绝对不会自己出面的。
她是谁啊?
她是老丁家的老太太,她可得端着,当然不能随便自己过来。而且,说实在话,她也不太敢自己过来,毕竟丁修节当时那一斧子的记忆实在是太深刻了。
于是丁修孝就成了跑腿的最佳对象。
丁修孝也不在乎,他反正脸皮厚,于是就替张氏跑了这一趟。
丁修节一听这个事儿,并没有马上说话,而是让丁修孝稍等,就进了厨房,跟正在做第二笼包子的米氏开始商量这个事情。
米氏是个大方的人,特别是在孝敬老人的上面更不会有什么二话,听完了丁修节的话之后,她只是点头:“他爹,这是应该的,你就过去一趟吧。”
这倒是犯难了,丁修节抓了抓头发:“这才刚刚开始量地呢,我就走了……”他叹了一口气:“倒不是我不想过去啊,只是一去那边,你还真是不知道要磨蹭到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虽然丁修节说得含蓄,可是大家都知道他的意思,毕竟那个张氏就像是一个定时炸弹,你根本就不知道她什么会后会爆炸,她会在什么点上开始作,所以,你就真的没有办法估计去了这一趟能什么时候才回来。
米氏一听也是这么一回事,她看了看外面,有些为难:“我这还做包子呢,也走不开啊……”
在一边已经啃掉了半个包子的丁小桥,嘴巴塞得满满的,说起话来含糊不清,她自告奋勇的说:“爹、娘,我去,我叫上大哥,我们两个人去。”
“你们能行吗?”虽然在家里面丁小桥可是一个顶两个的管事的,不过那也只限于在家里,在老丁家,在张氏面前,丁小桥估计还没有这个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