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喜事?”
“要娶妻了,新媳妇是梁王亲自做媒牵线的呢。王老板运气好,有福气!”
“豆腐,都福,你们吃了我的豆腐都会跟我一样有福气!”王长富乐哈哈地招呼大家,“最后两板了!一人一块,好好排队,都别挤!”
排到宋显这里的时候,宋显主动递上盘子,跟大家一样恭贺王长富新婚大喜。
王长富乐哈哈地切了一块大豆腐给宋显:“我记得你,那天我就是做完了你的生意后,得到了好消息,今儿多给你一块。哦对了,还有那位熟客,姓什么来着,他今日怎么没来呢。”
宋显笑着道谢,“姓严,他就住我家隔壁。”
“那我再给你两块,你帮我带给他,替我向他道谢。”
王长富感谢严守静那天跟他讲梁王的告示,才让他有机会在梁王跟前立功,美梦成真。
豆腐蛋白质多,口感软软的,比较适合生病的人吃。
宋显很积极帮忙带了豆腐,再度敲响了严守静家的房门。
严守静再度开门的时候,整个人摇摇晃晃,被冷汗浸湿的头发紧贴着鬓角,看起来像病入膏肓了。
宋显代传了王长富的话后,递了豆腐过去,“你真没事儿?”
“没事。”严守静战战兢兢地接过豆腐后,欲立刻关门,突然想到什么,对宋显勉强笑一下,“多谢,我还有事就不留你了。”
“噢,好。”
宋显还是觉得严守静有点不对劲儿,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回到家后,宋显发现面盆旁边有个纸团子,打开来看,上面记载了养虫子的方法。
宋显望了一眼隔壁,将纸叠好放进屋里。
刘大娘给宋显父子四人每人做了一套衣裳,笑着让宋显来试试。
宋显高兴坏了,立刻配合地把衣裳换在身上。
衣袍是藏蓝色的,布料很柔软,对襟处绣着祥云纹,简洁精致,穿在身上很显身材,把宋显整个人衬托得修长如竹。
“嗯,不错,我这双眼睛能当尺用了。”刘大娘很满意宋显的穿着效果。
徐英凑了过来递上一个绣着紫竹的灰布袋子,“宋叔,这是我送您的。”
“真漂亮,比我背的那个布袋子好看一百倍!咱们英子的手艺果真随了母亲,瞧瞧这图案,精巧细致,跟真长在上面似得。”
“嘻嘻,宋叔,我就喜欢听你夸我。你还需要什么,我都给你绣。”徐英可开心了,黏在宋显身边不离开。
“有这个袋子就够了,宋叔还是希望咱们英子能多读书,多认字,多学会一些书上的大道理讲给宋叔听。”
宋显拍了拍徐英的脑袋,让她去厅内看看。
徐英立刻跑了过去,发现厅内的桌子上放了两本书和笔墨纸砚。
徐英抚摸着书本,顿时有些热泪盈眶。
她没成孤儿前,有父母家人,家中不算贫苦,但她和姊妹们每天都必须割猪草、洗衣干活儿,只有唯一的弟弟十指不沾阳春水,可以天天坐在屋里悠闲读书。
她曾不解地问母亲为什么她不可以读书,母亲立刻打了她一巴掌,骂她是白吃饭的赔钱货,居然还敢妄想跟男儿一样读书。
徐英自那时候起就以为读书只是男儿的事儿,女儿没资格。后来山匪横行,家人都没了,只有她幸运地活了下来。她每天只想着怎么活下去,已经很久没有想过读书的事儿了。
在三户村的时候,村里的孩子们倒是都可以去李大郎那里学认字,但她不敢去,她觉得自己是女儿家,不配去。
可是现在,宋叔说她配!宋叔希望她能读书认字,希望她能讲书中的道理给他听!
徐英最喜欢也最崇拜宋显。在她心里,宋叔的话才是对的,她一定要听。
徐英捧着书本出屋的时候,正好碰到宋寒承回来。
在宋寒承审视的目光下,她下意识抱紧怀里的书,把头低得很低,“这是宋叔给我买的,他希望我多读书识字。”
宋寒承:“以后有不会的地方可以问我们。”
“嗯!”徐英眼泪掉了下来,开心地跑回屋。
宋陆远跟在宋寒承后面,挠了挠头:“大哥,你干嘛把人家小姑娘吓哭了?”
宋寒承瞥他一眼,“比不了你,把隔壁吓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