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挠了挠头,但还是接过了李真手上的陶碗,吹了吹喝了一口:“嗯。。呜。。甜!”
张显笑了笑朝院子扫了眼:“云弟,待弟兄们吃好你带些人去接应一下兰弟。”
“好嘞显哥。”赵云痛快的应承了下来。
“家主,给。”
一碗稠粥递到了张显手边,他笑了笑接过摸了摸李真的丸子发辫:“你自己也去吃吧。”
随后喝了一口:“嗯,还是南瓜小米粥养胃。”
-------
下午的哺食吃完,小伙们便再度去忙活了起来。
赵云点了七八个小伙跟着石头往村外去了,其他的便依旧去搬起了粮食。
两万多斤的粮食其实也没多少,十几个少年郎奔波个八九趟也就整完了。
张显没有去监督什么,村子就这么大这些小伙也做不出一些不好的事情。
即便是做了,那他也不恼火反而是觉得提前察觉出了人品是件好事。
蹲在禽舍旁,几只鸭子跟一群鸡泾渭分明。
鸡是这两天孵化又长成的家园鸡,品种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村中常见的褐羽鸡,原产自代郡,后流传于北方多地,盐铁论中所记载‘边郡畜鸡豚以自给’中的鸡说的就是这种鸡。
优点是肉质紧实,产肉产蛋均衡,适应性强,不易染病。
缺点嘛。。。那就是生长期长,从孵化到成鸡需要12个月!
快赶上现代社会的一些牲畜的出栏时间了。
但就生长期这点在自己这里反而不是什么大问题了,什么,你说要12个月成鸡?没事,我给你缩短到了12天。
12天出栏一次,即便是现代的白羽鸡也没这么离谱了吧!
九只替换出饲养栏的褐羽鸡被他单独放置在了一边,这几只鸡多半是逃不掉被吃的命运了。
不过不得不说华夏人的严选品性,褐羽鸡的单重差不多就有五斤的样子,虽然除了毛会再轻一些,但也足有四斤多的肉量。
尽管这跟后世动辄八九斤甚至十来斤的肉鸡相比确实差了许多,但这褐羽鸡好吃啊,肉质紧实清香,散养起来也会自己找食,少有病症,主打就是一个好养活。
想着在郭府吃了几只鸡的滋味,他咽了口口水。
“真儿!”张显喊了一声。
“来了家主。”小女娃飞快的跑了过来。
张显从禽舍中拎出两只褐羽鸡给她道:“让乃母宰杀烧水褪毛,放在灶房里待会我来弄。”
“好嘞家主。”李真熟络的抓住鸡的两爪倒挂跑向了周翠那儿。
张显则是蹲下身子,将最后一只麻鸭列入饲养栏中。
“1,2,3,4,5、五只麻鸭,不知道明天会有几颗鸭蛋。。。。”
“村里人讲,鸭的产蛋量是鸡的一倍多,总不能明天这五只鸭给我下20颗蛋吧。”
他明显是有些期待了起来。
鸭的产蛋量确实高于鸡,且产肉更大,但在小山村,养鸭的人也极为的少,养的那几户也多是单养个一两只。
原因主要是鸭的食量大,比鸡大得多,且无水环境饲养容易降低产蛋量,更更更关键的在于,鸭的食谱更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