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渊日报》又不是没钱,你们的广告费,一年足有几十万两。
浪费一些纸张怎么了?工匠院早就改进了造纸技术,如今大渊皇朝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纸张。
笔墨纸砚,这些都是关乎文明普及,扫灭文盲的,工匠院自然是重点关注。
为了大面积推广文字,毛笔不太好用,赵清虎已经吩咐工匠院,让他们研究新的写字笔。
圆珠笔不太好弄,铅笔也有些难度,但是,钢笔这玩意好弄。
目前工匠院的研究方向,就是钢笔跟墨水。
只要有所突破,舞文弄墨,成本就会大大降低。
有赵清虎亲自坐镇,《大渊日报》做到了相对中立,不带任何偏向,甚至连往日编辑留言都省了。
因为午门之外的热闹,这件事情,不说朝野关注,那也是全民热度。
大家忙碌生活之余,安静下来后,也会讨论一两句。
而真正关注此事的,都在等着《大渊日报》的增刊。
朝臣们想要维护自己地位,绝对不允许,把太多权力让出去。
而女子,同样关注此事,不管能否写文章,都希望把自己的观点发表出去。
翌日,《大渊日报》如此发行,不仅有正版,而且有增刊。
“岂有此理,这些女子简直是胆大包天,什么话都敢说!”
“就是,也不看看,历朝历代,哪有女子为官的,还想读书参加科举,简直是痴心妄想!”
“也不是没有,唐朝不是还有女皇武则天吗?”
“那是牝鸡司晨,大唐就是在她手中没落的。”
“别瞎说,唐朝没落是从安史之乱开始的,是唐玄宗的锅。”
“那李隆基也是武则天的孙子,一脉相承!”
“李隆基也是李世民的曾孙呢,这如何能成为论据,你简直是胡言乱语。”
------
增刊文章发表后,不管是大儒们的文章,还是女子们的观点,都引起了不少议论。
有些时候,理不辩不明,古人诚不欺我。
赵清虎对此,并没有过度关注。
意外的讨论,就当是给女子们松开束缚的第一步吧。
想要一步到位,把女子地位彻底提升,也是不可能的。
留下顾凌轩在《大渊日报》编辑部后,赵清虎去了棚户区改造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