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意外,赵海平做主先交了些定金。
如果廖永明确认没问题的话,这些铺子就可以都买下来。
如果看不中,那些定金也就只能损失了。
然后就是李堃这边,首先是他们已经跟生产缝纫机的国营工厂联系好了。
看在之前在批发市场那时候合作的不错的情况下,可以分批次提供一些缝纫机。
反正服装厂刚开始的时候,应该是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但等服装厂真发展起来了,这些机器的问题估计还得找徐瑞丰这种官方的人帮忙解决。
其次就是,李堃带领兄弟们又把鹏城逛了几遍。
可以说鹏城如今市面上卖的服装,不管是抢手的还是淘汰的,他们都弄到了样品,以后可以用来做对比和分析。
除此之外,他们还抽空把衣服做完了分类和整理。
等服装设计师和裁缝到位之后,应该很快就能上手开始工作。
“很好,非常好,特别好!”
对于留在鹏城的众人做出的努力,廖永明给予了他们极大的肯定。
“那行,那咱一会儿就去看我大姐夫订的那些铺子。
要是没问题的话,那咱争取今明两天就把房子买下来。
然后咱就可以去申请营业执照。
等米国来的物资一到,人员也都到位后,咱的服装厂就正式开业!”
招待所只留下了两个人,负责留守大本营,以防万一有个啥事儿的,或者是老家那边来电话啥的。
赵海平带廖永明来的,是人民南路附近的迎春路。
这附近好几条路段,都已经是拆迁完毕重新规划建设好的。
而且周围好几条路都很繁华、热闹,应该很符合廖永明的要求。
其实廖永明哪是真懂怎么选地段呀。
反正在他的理念里,只要离火车站不算远,又是人群相对集中的地方,那大概率就错不了。
再说又是已经拆迁重建完的,廖永明买起来就更放心了。
他坚信,这次无论如何他都不会再遭遇拆迁了。
“大姐夫,我觉得这条街还不错。
虽然不是最繁华热闹的,可毕竟离那些地方都很近。
要是铺子没问题的话,我看选这里没问题。
走,咱看看铺子去。”
赵海平选铺子也挺不容易的,也就在这迎春路上找到了能出售加出租的一共13间铺子。
这时候的铺子本就没有多大差别,再加上又是重建好没两年的。
所以廖永明大致看了一下,就决定这13间铺子全要了。
“三弟,真都要了吗?
这地方的铺子可都不便宜呢。
而且还有四家,坚持只租不卖,说是这铺子肯定得年年涨价,如果真卖的话,他们就得卖至少双倍的价格。”
双倍?
其实要是考虑到铺子未来的价值,廖永明并不觉得双倍的价格贵。
但都是一条街上的铺子,万一他真给那四家双倍价格买下来,大概率会被其他人家知道。
如果真这样的话,估计其他铺子会要求一视同仁,全都双倍价格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