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僖公微微点了点头。
管仲进了堂厅,躬身作揖:";小民管仲叩见主公。";
齐僖公探了探身子,把管仲上下打量一番,见管仲气宇不凡,便问道:";你就是管仲?宫中传闻连家搞起了农庄变法,与你有关系,是这样的么?";
管仲语气平和:";主公想知道的,小民管仲如实禀报,不敢有半句虚言。";
齐僖公抿了一口茶水,把茶盏放下,说道:";你来连家教书,为何对连家庄的农事颇感兴趣?难道就不怕别人说你不务正业?";
管仲抬头从容地作揖回答:";容禀主公,小民管仲寄食于连家,自当效力于主人。连家农庄百业待举,管仲衣食住行均依赖于这方土地,理当尽绵薄之力。况乎,公子连挚业已成人,所学在于致用,应当在实际中增长才干,成为对社稷有用的人才。";
齐僖公沉吟片刻:";唔……那么,你劝连家放贷助农,难道你就不怕一旦有闪失,将加罪于你?";
管仲道:";容禀主公,不论是农庄,还是官府,蓄藏积陈腐朽,不与人者殆。给就是取,是为政之宝!";
齐僖公掂量着管仲的这句话::";仓库里的财物都放腐朽了,也不拿出去借贷给百姓,是要失去人心的,做事就要失败。所以,给就是取的道理,是理政的法宝?";齐僖公在思量中觉察出眼前的管仲,虽然有一些直言快语、甚至是有某种难以驾驭的草民野性,但见地独到,可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齐僖公转而又向连挚提问:";你跟着你的师傅还学到一些什么?";
连挚躬身作揖:";容禀主公,我师傅注重真才实学,他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而有百获者,在于树人。";
接着,连挚又言道:";在农庄,师傅首先教我知料民(注:料民即统计),察每户人口之多少,劳力之壮弱,技能之高下;他还教我知准绳(注:准绳即计量),校验度量衡,丈量土地之长宽,地力之肥薄,谷种之优劣,以利因地制宜改造农田;再之,师傅教我知籴粜(即买与卖),把握价格之脉络,寻适当之机出售农家产品,以增商利;师傅还教我知平准(即物价),五谷按等级分类论价,激励农户选育、种植优质高产之品种。";
僖公不露声色地又问道:";你觉得学这些有用么?";
连挚朗声言道:";有用!正如我师傅所言,计量之器不因多少而放弃,称重之器不因轻重而放弃,度量之器不因长短而放弃,慎重地对待理财,方可以办大事。";
僖公问道:";度量审数,乃下层官吏职责所为,有那么重要么?";
连挚作揖言道:";容禀主公,事业做得越大,越是要重视度量审数,测知实情,正如我师傅所言,不论治国还是理家,大凡做事只有两种:或纠正于事前,或觉察于事后,而这两点,都离不开度量审数了解实情,及早做出正确的判断。";
僖公听了颇有些快意,手掌拍在膝盖上,他环顾着随臣言道:";料民、准绳、籴粜、平准,像梳篦上的每一根篦齿,把将军农庄的经济梳理得井井有条。可惜呀,我们的官吏对这些知之甚少,甚至不懂。六年前,北戎伐齐,攻入历下(注:今山东济南境内),十万齐兵竟然抵挡不住万余戎兵,何以至此?就是因为战前国家理财混乱,虚报冒领习以为常,结果,打起仗来,战车兵器优劣不一,军队老弱病残,粮仓账目不清,军需供给不济,打了一场糊涂的败仗。此教训,当牢牢记取。";
管仲仍然直言快语,他上前躬身作揖:";容禀主公,料民、准绳、籴粜、平准乃为政理财之手段,为政不知理财,则耳不聪目不明,乱象丛生,那么,社稷之兴衰就值得堪忧。";
齐僖公探起身子关注着管仲问道:";依你说,应当如何避免?";
管仲从容答道:";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因而,能够辨识时代变化与时俱进者。可以晋为长官,能够以天下为公者,可以为政,审察使用,对其中具备优秀的品德才干的人,可以到君王的身边作为社稷之臣!";
齐僖公离席踱步叹道:";说得不无道理。天下不怕没有良臣,就怕国君不知如何使用他们;天下不怕没有财富,就怕没有人会为政理财。说得甚好,甚好!";
在场的人心见主公如此赞扬,情轻松了许多,眉宇都舒展开了。
齐僖公对连称说:";连将军,你的公子有这样的师傅栽培,可以入朝为官为社稷出力了。";
连称将军激动地躬身作揖:";微臣连称率全家叩谢主公恩典。";
齐僖公环视大家一眼:";都起来坐下吧,连挚入朝为官,他的师傅管仲将何去何从?";
连家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管仲作揖从容言道:";容禀主公,小民管仲本原本是一介平民,历经士、农、工、商,可以以商贾为业,四海为家。";
僖公缓缓地摆了摆手:";不,主公要请你做宫廷师傅,让我的儿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拜你为师!";
连称连忙拱手叩谢道:";微臣连称举家叩谢主公美意,这可是管仲天大的喜事啊!";
管仲作揖言道:";叩谢主公恩遇,感恩不尽。只是,管仲才疏学浅,深恐误君子弟。";
僖公仰着头背着手言道:";本公意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