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姑娘极为嫌弃这护城河里的水,她深吸两口气做心理准备,可能这次任务回去以后,她会恶心到几天都吃不下东西,但她又很有觉悟,既然来都来了,不顺利办成点事情怎么能够随随便便就回去,那样会让叶姐姐失望的,而且这也是她到这里来后的第一件任务,一定要办得漂漂亮亮的。
于是见英姑娘不情不愿地一点头,白玉便站到英姑娘的身后,双手扶着她的肩膀,低声安慰道:“你不要怕,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还有我在。你只要放轻松,把自己想象成一条肆意游弋水中的鱼。”
英姑娘忍不住翻白眼:“这水下要是有鱼,也早已经被脏死了吧。”
白玉:“……想象你会不会。”
“好吧我暂且试一试。”
“那你准备好了没有,事不宜迟,我数三下你就往下跳。”
英姑娘闭上了眼睛,听白玉在她耳边数:“一……”
她哪里又能想到,白玉话音儿才将将一落,身后猛然一道里往她的后背上一推,她整个人就猝不及防地往河里滚落。英姑娘心下一沉,旋即怒不可遏,顿时了悟白玉给她下了套。跌进水中之前,她骂道:“不是数三下吗,我操……”
随后就是咕噜噜的水声。
英姑娘完全没有准备,就是前一刻还有那么一丁点心理准备,后一刻也全部凌乱了。这水很臭,她闻到了,只是还不等她排斥和拒绝,那水流全部往她眼耳口鼻灌来,像猛兽一样十分汹涌。
随后白玉便闷咚一声也跳下了水,不同于英姑娘的夸张,他显得十分低调,激起的水花也很小。而英姑娘则张牙舞爪地在水里扑腾,把先前白玉教给她的凫水要领给抛诸脑后忘得一干二净。
英姑娘挣扎了半晌,渐渐觉得四肢开始力乏了,而她后知后觉地发现,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她缺少空气……她一口气憋在水里,都没换过,已经快要不能呼吸。
这时白玉在水下拉住了英姑娘的手,费力地一边往前游一边拖着她。英姑娘则像是抓住了唯一的救命稻草,恨不能整个人都霸主白玉不松手。后来英姑娘实在是快要憋晕过去了,不由晃着白玉的手臂,指着自己的嘴巴,向他传达着某种讯息。白玉聪明,看出来英姑娘是许久没换气了,难为她还能一直憋到现在。
白玉无奈,只好再临时教一遍英姑娘该如何换气,并亲自演示给她看了,示意她跟着那么做一遍。英姑娘实际上也照着做了,只是她太过于紧张,浑身都绷得很紧,以至于她头刚露出水面,整个身体却很容易下沉,还没来得及换气了又給呛着了。如此尝试了几次,英姑娘均是失败,眼看着她快要闭过气去,白玉别无他法,一手揽过英姑娘的腰肢,将她搂进了怀里。
护城河水下的光线极度昏暗,但河岸每隔一段距离就有火光照亮,因而英姑娘能看到面前白玉的轮廓。她心里一抽,本就快被剥夺的呼吸变得更加的艰难,本能地就动手反抗。
只是她力气小,在水下几乎限制了她的全部潜力,她挣扎起来就跟一只小鱼儿似的,基本没什么攻击性。白玉稍稍握紧她的腰肢,她便再无能耐,只能睁大了圆溜溜的眼睛,眼睁睁看着白玉的轮廓越靠越近,最终不可避免地有一片柔软轻轻贴在了她的唇上。
白玉凑得太近,她都能看见他阖着的眼帘,呈现出两道弯弯的弧度。
随后,有微微的气流从白玉口中被渡进英姑娘的檀口。英姑娘如梦初醒,始知白玉此举的用意,意思意思地稍稍反抗一下,就开始急不可耐地吸取白玉的气息。谁会跟自己的性命过不去啊,虽然这样的方式有点过火,可性命攸关也顾不上这些细节了。
英姑娘化被动为主动,见有气可以吸,便主动地伸手环住了白玉的脖子,主动地用自己的嘴去吸他的嘴。
白玉一顿,心想,这不知道算不算是因祸得福……
从城外到城内,这段水路白玉均是以此办法来为英姑娘换气。虽然行程比他设想的要慢得多,但总归是在往前行进,而等终于顺利入城时也已经过去了半夜。
☆、第193章:不是我的肚子在叫!
英姑娘也慢慢学乖了,要么听白玉的,要么自己原路游回去。她在水中脑子也不够好使,入城以后白玉一直在寻找无人的地方以便两人顺利上岸,英姑娘就乖乖地潜伏在水里继续被白玉拖着走。
终于到了一个没人的地方。光线很暗,白玉示意英姑娘先在水下待着,自己先行上岸去查看周围情况。英姑娘便扒着河岸的边缘,眼睁睁看着白玉先上去了。白玉湿淋淋地四下望了望,见的确是没有人到这个地方来,便低声对水下道:“英子,快上来,这里安全。”
英姑娘是早就憋不住了,听闻白玉这样一说,哪里还在水下待得,当即冒出了头,出水动静很大,水声哗哗的,还忍不住长叹一声。
太折磨了。
白玉赶紧提醒道:“你能不能小声一点!”
英姑娘头发在水下散了,一扬头,长长的头发便跟着往后甩,甩了白玉满脸的水。一道夜风袭来,她猝不及防地打了个寒颤,抱着肩膀哆嗦了两下,窸窸窣窣地爬上岸。
英姑娘抖着声音道:“为什么一定、一定要游水,你分明就是故意的……”
恰恰这时,城中有一队南瑱的士兵正在各处巡逻。因为这护城河围绕着街道、房屋的背面,因而又黑又没有人,可正好巡逻的士兵从不远处的巷子街口路过,听到了这里发出的水声,便道:“那边有声音,先过去看看!”
白玉刚好来得及拉了英姑娘一把,两人顺利地坐在岸边。他们就被巡逻的士兵发现了,士兵凶神恶煞道:“前方何人?!”
白玉和英姑娘双手举起手,道:“我们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