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秋一脸疑惑地看着谢威。
“叫上哈一机的相关负责人一起吧,免得到时候又解释好几次。”
谢威想了想,觉得这事情只是跟张鸣秋说没用,哈一机那边是生产方,双方从一开始就在合作,数控系统的开发哈一机也付出了不少。
46万的价格,就因为长征机械厂是第一个用户,还一次购买40台,哈一机才报出的价格。
谢威直接把每台价格砍了10万!
40台,那可是400万,在目前人均工资不到40的80年代,绝对是一笔巨款。
哈一机能乐意?
“也好。”
看了谢威好一阵,见他不是开玩笑,张鸣秋忍着好奇问谢威原因,点头说道。
“唉~非常时期,行非常事,谁不想多赚钱!”
知道张鸣秋非常不支持自己的想法,谢威也是没办法。
果然。
张鸣秋离开没多久,杜国旺跟哈一机派过来的技术负责人母志平两人就找到了谢威。
“国内就我们一家能提供数控系统跟机床的,现在不抓紧时间占领市场,获得更多研发经费,等到外国同类型产品跟技术大规模进入国内市场,我们的研发经费就会出现问题啊!”
母志平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400万啊!
而且,随着哈一机出售的加工中心增加,损失的利益还会进一步增加。
他是技术人员没错。
问题不在这上面。
虽然哈工大在资金方面对数控技术的研发有倾斜,可母志平一直跟杜国旺合作,也清楚整个研发过程经费并没有那么充足。
经费充足,进展还会更快一些。
“母工,这事情,等哈一机的领导过来,我一起解释。放心,后面持续的研究,数控技术绝对不会缺乏经费的!”
谢威就知道。
一个个解释,实在是太难了。
“程控交换机的业务并没有因为我们采用低价而快速占领市场,甚至让国际供应商在知道我们技术取得突破后会加快进入国内市场……现在的程控交换机,七八家合资单位成立,这是围剿国产程控交换机的架势啊!”
杜国旺也提醒着谢威。
他总觉得年轻人太过理想化。
程控交换机目前的处境非常危险,只是谢威可能没有太过重视。
进口的价格已经降低了,国家缺乏外汇,这让不少想要进口程控交换机的邮电局跟地方政府只能盯着。
合资产品的出现,完美地解决了缺乏外汇的问题。
价格还比进口的便宜多了。
在大多数人眼中:国外的技术终究比国内技术先进,宁愿价格高一点也要用国外的。
“确实存在这方面的风险。”
谢威点头,表示认同杜国旺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