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并不是中国武器装备的客户,苏联跟西方才是伊拉克的军火来源,现在提前到来这边,也不是为了采购坦克跟战机,而是因为谢威提前出现的一次性火箭筒。
谢威甚至有理由怀疑伊拉克是帮着苏联人采购的。
要不是可以让阿卜杜拉等人“遇见”环境测试返回学校的远程火箭炮,也不会有后面这一系列的合同。
“真不用担心,对方给钱就行了。”
谢威安慰着刘德宝,“现在我们最需要担心的就是如何在交付期内按质按量地完成交付,即使现在有了三家生产能力强的工厂生产,大规模生产线也没建设起来……”
听到说交付,刘德宝的注意力果然被转移。
眉头拧得更紧:“三年时间完成这么大规模的交付,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对方订购的火箭炮发射系统生产起来,问题倒不是很大,一百多套发射系统所需要的特种底盘,在国内几大特种车辆厂的产能面前,又不是需要运载洲际战略导弹,也就一年两年时间就完成生产了。
火箭弹数量太多了。
“所以您得多跟相关单位沟通。”
谢威也叹了口气。
现在的中国,连制造大国都算不上,换成几十年后,随便一条全自动化的导弹生产线,产能拉满的情况下能轻松日产上百枚,结构比导弹简单太多的火箭弹生产起来更容易。
日产1000枚,也只是寻常火箭弹的常规产能。
不是中国的军工企业武德充沛,而是在全国“内卷”状况下,军工厂要生存,也只能拼命地提升技术实力,提升产能,把制造成本降低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在一个机械切削加工领域靠着卖废料获得利润的超级制造大国内,生产成本过高,无疑于自绝于市场,生存不下去的。
眼前伊拉克给的这点订单,在几十年后,极限状态下,十天就能完成交付。
可惜,现在还是改革开放初期。
自动化生产,尚未起步。
“你放心,我接下来的工作,将会以这个为重点,对了,明天胡副部长到学校,你跟我一起去车站接他。”
“我就不用去了吧?”
谢威疑惑,胡副部长来学校考察,自己去算怎么回事?
“胡副部长点名让你去接他。”
刘德宝满脸笑容。
他清楚胡副部长的来意,此刻却不想告诉谢威。
“校企办的人选定了?”
谢威的脑回路让刘书记意外不已。
“没呢!”
刘德宝摇头,“你就不该让王征去香江,那小子去了后,除了发了两封报平安的电报外,啥消息都没有。要不是组织充分信任他,我都怀疑他小子卷款潜逃了。”
“……”
这话,谢威么法接。
这年头,卷款潜逃没有那么容易。
1000万美元啊!
国家外汇储备才10多亿美元的情况下,以王征的级别,在其他单位接触到的可能性都不大。
还在抗日战争时期,香江那边就建立了地下交通站,这么多年,即使巴统禁运存在,一些被禁运的技术跟设备、零部件都能从香江中转回来。
以李瑞的性格,会不安排人盯着王征?
换成李瑞自己,他都怕自己犯错误,会安排人盯着他自己。
刘德宝这看似玩笑的话,实际也在提醒谢威,不只是他对王征的信任,更在于谢威要求的这1000万美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