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明末工程师知乎 > 第427部分(第2页)

第427部分(第2页)

“而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各地的运输需求会进一步增加。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干线铁路,还需要支线铁路。对于一镇九省的铁路网,王爷有更加宏大的计划。”

蔡怀水正要继续介绍,李植突然站了起来。他走到地图旁边,拍了拍地图说道:

“诸位商号东家,我们一镇九省的发展是跨越式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将赶超在实际需求之前,最大程度为商品经济流通提供条件。我们希望能将一镇九省的每一个府城都修通铁路,让任何一个工厂和农场都在火车站的三百里之内。”

李植如今通过种种发明创造,已经把一镇九省的商品经济水平拉到了十九世纪水平,至少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水平。而十九世纪中期,正是欧洲列国开始大力兴修铁路的时代。比如美国,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起,几十年间建设了40。9万公里里程的铁路,相当于两百条从北京到广州的铁路。这些铁路正是美国能够超越大英帝国成为世界霸主的内在支撑。

如今的一镇九省,也面临同样的铁路需求。

李植准备大干一场,让一镇九省的基础设施达到十九世纪中期的西方国家水平。

听到李植的话,下面的商人们对视了一阵,一个个拱手说道:“王爷圣明!”

“大王高屋建瓴!”

“王爷英明!”

李植笑了笑,说道:“这支线铁路的建设,不能全部由政府来做。政府一来管不过来,二来财政上也吃力。我希望这些支线铁路,有相当一部分由商号牵头来建。”

李植在地图上一划,说道:“比如这条扬州府到庐州府的支线铁路,长五百多里,大概需要一千二百万两银子上下。如果由范家庄商人牵头组成股份有限公司兴建,我估计五年之内就能建成通车,通车两年内就能盈利,十五年内就能收回成本。”

李植说完这些话,停顿了一会,让下面的商人们消化消化。

商人们果然是被李植的大手笔项目震住了,他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议论起来。

一千二百万两成本的生意当真是大生意。一年下来营业额起码也是一百万两以上,这已经超过了范家庄最大民企华氏农械厂的规模。

最后汤重道站出来说道:“王爷,这建铁路的风险有多大?”

李植笑道:“只要管理妥当,风险比较低。我们允许私营铁路征收较高的通行费,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铁路最终肯定是会盈利的,唯一的问题是盈利时间的问题。到底是十年收回成本还是十五年收回成本,这取决于当地经济发展的情况和物资流通的速度。”

“不过在如今的一镇九省,工厂普遍使用新式机器,蒸汽机动力和流水线结构,将手工业完全打败了。各种商品都渐渐集中到大城市的工厂中生产,在各地之间运输。加上原材料的运输,我们对铁路运输的需求还是很大的。按照我们在辽东的经验,一般来说十五年内是必然可以收回成本的。”

“如果觉得资金占用情况太大,也可以向百姓发行铁路建设债券。”

下面的商人们听到李植这一番话,又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一镇九省的百姓富得流油,如果允许铁路公司发行债券,只要债券利息超过五厘,那么资金就完全不是一个问题。

顿了顿,李植又说道:“铁路建设关系到民计民生,是为国出力的工程。所以对于牵头建设铁路的商人,我们政府将给予一定的荣誉。”

“我们设计了七个等级的商人荣誉勋章,将分别授予不同程度参与到铁路建设中的商人。这些商人荣誉勋章和军人勋章一样,是为国家出力立功的证据,持有勋章的个人,在生活中将受到整个社会的尊重和礼让!”

听到李植最后这一句话,下面的商人们一下子眼睛发亮起来。

商人勋章,这可当真是商人们最想要的东西。

虽然这东西不是官身,没有行政权力和特权,但在范家庄,这勋章非常受人尊敬。那些戴着勋章的功勋士兵或者烈士家属走到哪里不是受人高看一眼?就算买个菜排个队都有人让他们到前面去,哪怕是走路摔了一跤都一堆人上来搀扶。

有了这勋章,连警察都会对你热心些,那些敲诈商人的屑小自然会知难而退。

李植虽然不准备给商人们官身和特权,但是如果给了商人勋章,那也足以让商人们拥有安全感和成就感了。

下面的商人一个个都呼吸急促起来。

第一千一十八章 沉箱

汤重道第一个站了起来,拱手说道:“王爷在上,王爷给我们商人们这好的政策和机会,我们自然不能落后。老汤头我愿意组织铁路公司,承建这条扬州到庐州的支线铁路。”

其他的商人见老汤头带了头,一个个都站了起来。

“我等愿意响应王爷的号召,组建铁路公司!”

“王爷的铁路大计气势恢宏,我等愿意添砖加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