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植笑了笑,觉得日本估计要不了多少年就会人人说大明官话了。
####
东阁大学士张光航抓一封塘报,一路小跑穿过了紫禁城三大殿,往殿堂后面的乾清宫跑去。
走到乾清宫前面的御道时候,他突然被一块残损的汉白玉砖绊了一下,身子一歪,一个踉跄摔在了地上。
然而张光航才五十岁不到,身子骨还结实。狼狈地从地上爬起来,他看了看塘报没有摔坏,又抱着塘报往乾清宫跑去。
看到阁老跑过来,乾清宫前的太监们都让出了道路,让张光航直接进了乾清宫。
大明天子朱由检正在宫中处理奏章,却突然看到大学士衣衫凌乱地跑了进来。
朱由检笑了笑,问道:“阁老何故如此慌乱?”
张光航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举着塘报说到:“圣上明鉴,天津郡王的兵马已经灭亡了日本,正式吞并日本。从今以后,再无日本一国!”
朱由检听到张光航的话,愣了愣,表情凝重地接过了那封塘报。
一甩塘报,朱由检仔细看了起来。
塘报是由李植书写的,简短讲述了天津的兵马如何打败英夷和红夷的联合舰队,越海攻入日本,如何在大阪摧毁幕府军,又是如何分兵攻打日本各地的藩镇。
最后李植陈述,日本已经正式被吞并。以后日本就是大明的一省,名为日本省。
朱由检看完了奏章,脸上有些欢喜,却又轻轻摇了摇头。
“日本省…这天津郡王的兵马当真是强盛无匹…当真是叹为观止…”
王承恩站在天子身后偷偷看了塘报,脸上欢喜。他拱手朝天子说道:“恭喜圣上,如今日本平伏,圣上的武功彪炳青史!”
“想那巍巍大唐何等气象,也不曾攻入过倭国!即便是横扫**的蒙元全盛之时,渡海攻打日本也一败再败。”
“然则在皇爷治下,隔着茫茫大海的日本都被我大明吞并。皇爷的武功,当真是上追秦皇汉武。即便是千年之后,恐怕也是妇孺皆知。”
朱由检站了起来,背着手在乾清宫内走了几步,脸上虽然欢喜,却又带着一股忧虑。
来回走了几个回合,朱由检才缓缓问道:“曹太傅在河南,打得如何了?”
第八百三十六章 势
王承恩答道:“回圣上,曹太傅大败闯军后,如今已经帅新军逼近西安。只要西安一下,则陕西全境克复!”
朱由检听到这句话,脸上才真正欢喜起来。
一甩龙袍,朱由检坐回了御座,又仔细看了看李植的奏章。
张光航看了看天子的脸色,告了个退,拱手退下了。
王承恩看着张光航渐渐走远,这才凑到天子旁边,问道:“圣上,平灭日本这样的大捷,要不要祭告太庙?”
朱由检摇了摇头,说道:“等等,等西安被攻下,再祭告太庙不迟。”
王承恩愣了愣,眼睛转了转,在想天子什么意思。
朱由检转头看了看王承恩,问道:“王承恩,你是不是不明白朕什么意思?”
王承恩尴尬地拱手说道:“奴婢确实不明白…这平灭日本祭告太庙,为何要等到西安平定。”
朱由检笑了笑,说道:“王承恩,你想想,祭告太庙时候百官都是到齐的。那便是昭告天下的大事。不说别的,恐怕天津郡王在各地办的报纸都要报道这个事情。”
“若是祭告太庙时候新军尚未能平定陕西,天下人看到报纸上的消息,会怎么想?”
“天津王南除献贼,北灭东奴,东吞朝鲜,西扫河南,赫赫武功世人皆知。朝廷和天津王之间的形势,已经是内轻外重,尾大不掉。倘若如今祭告太庙之时陕西还没有平扫,则世人会如何看待天津王,如何看待朝廷?”
“恐怕世间的才俊,都觉得这天下是天津王打出来的天下,再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所谓天下大势,最关键的就是一个势字。若是天下之人藐视朝廷,像百川汇水一样投奔天津王,那朝廷的形势岂不是要岌岌可危。到时候任何一个朝廷任命的官员都心向天津王,随时准备向天津王投诚,那朕的话还有哪个会听?”
“恐怕当初东林党那样把控朝政的局势又会重演。只是东林党是在京城控制朝廷,天津王则是在天津遥控朝廷。”
王承恩想了想,拱手说道:“皇爷圣明!”
朱由检缓缓说道:“若是等新军荡平了陕西一省,再祭告太庙,天下人得到消息时候就会觉得虽然天津很强,但朝廷也不弱。这天下的局势,终究还是掌握在朕的掌控中的。”
“我大明开国近三百年,天下的忠君爱国之士还是多数。只要朝廷能做出一些事情,不至于看上去完全昏聩无用,天下的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