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看着码头上那小山一样的天津号,哈哈一笑,说道:“好,不歇了,今日就上船!”
在东厂番子的保护下,朱由检踩着梯子登上了天津号。
走到天津号上一看,朱由检露出满脸的疑惑。
“这船。。。是用铁造的?”
李植拱手答道:“圣上明鉴,船只的骨干是木质的,外面包着一层铁甲。”
朱由检抚须想了想,问道:“这么厚的铁甲,船不会沉下去?”
李植答道:“只要船排水量够大,浮力足够大,便是全用铁造也不会沉。这铁甲舰是五千料的大船,浮力足够,装上铁甲也能劈波斩浪!”
朱由检想了想,露出一脸的怀疑。但看着船只浮在码头上,确实没有沉下去,朱由检却又不得不相信李植。
王承恩看着那铁甲船,脸色发白,突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说道:“圣上!圣上身系社稷,此船太诡异,实在是坐不得!若是这大铁壳子船开到海中沉了,大明的江山何去何从?”
王德化等人看了看那铁甲舰,也觉得这铁船实在是太凶险,全部跪了下来,喊道:“圣上三思!”
船甲板上顿时跪了一大片人。
朱由检看了看地上的太监和亲卫们,脸上有了一丝犹豫。
不过这些太监和自己一样“没见过世面”,此时朱由检在技术上更相信李植。他转身问了问李植:“郡王,这船经不经得浪?”
李植答道:“圣上,这船比一般的帆船更稳,船速更快,就算遇上飓风也能从容撤退,不怕浪。当初臣征讨日本,便是乘坐此船撞翻了无数日本安宅船!十二艘铁甲舰组成的舰队,可谓不沉,绝对没有风险。”
朱由检想了想,说道:“如此一说朕便不疑了!那便启航吧!”
李植一声令下,铁甲舰的蒸汽机被启动了。天津号的烟囱上响起一声沉重的汽笛声。螺旋桨在海水中搅动,一点点推动沉重的钢铁船身往前运动,缓缓驶出了码头。
蒸汽轮船的无风自动,震撼了一船的京城来客。
朱由检站在尾楼上,看着无风自动的天津号,看着身后十一艘无风自动的护航铁船,眼睛睁得好大。
谅是朱由检当了二十多年皇帝,积累下令人生畏的帝王威仪,此时也被李植的铁甲舰震惊到了。
这铁船,真的能劈波斩浪!
而且这船走得还很快,越跑越快,最后竟比马匹小步碎走的速度还要快得多。朱由检瞪大眼睛,看着身后的大沽港越来越小,心中是说不出的震惊。
其实朱由检的表现还算好的,他身边的王承恩和王德化已经是惊得脸色发白,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了。
在这个木质帆船时代,蒸气轮机的铁甲舰实在是有些太超前了。
十一艘铁甲舰摆出了防御队形,从四面八方把天津号保护起来。一群海鸥在天津舰的尾楼上飞翔喧闹,配合着四面八方波光粼粼的蔚蓝大海,让自幼久居深宫的朱由检如坠梦幻,唏嘘说不出话来。
。。。。。。
只用了一天一夜,十二艘铁甲船组成的船队就开到了锦州。
铁甲舰的速度让朱由检惊讶无比,要知道锦州和天津之间的陆地距离足有一千里。世人所谓的千里马,说的是马匹一天可以走一千里,但那只是一个神话。而李植的铁船,却真的能一日夜行一千里。
李植的铁船刷新了天子朱由检的地理观。朱由检暗道以后若是南下江南,到天津来坐船要比乘车南下快得多。
如果这样的舰队用来运兵,那兵马配置的速度有多快?朱由检开始明白为什么李植可以横扫朝鲜、日本了。
不过朱由检刚刚重塑的地理观,很快就在锦州的码头上被铁路冲击了。
李植指着铁路地基上的两道钢轨,笑道:“圣上,若是轮速度,这铁路的速度就远比轮船更快了。”
第七百八十七章 治国安邦
剪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仪式,在明代是没有的。
但是这种仪式颇能反映新事物从无到有的喜庆感。那长长的彩带就像是建筑工地或者车船搭建的工地屏障,而用剪刀一剪,就表明这工地上的建设已经完成,开始向用户们开放了。
李植觉得这种仪式很好,决定在大明推广。至少在一镇六省,这种仪式可以推行。
此时在锦州码头旁边的火车站内,布置在一辆“范家庄二型”机车前面的,就是李植和天子朱由检要剪断的彩带。
朱由检虽然穿着巡抚的官服,但还是站在最中间。李植和辽东省巡抚郑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