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闯王投李植,等李植控制天下之时,恐怕闯王的成就不止割据一、二贫瘠行省。就是封个公侯,也未必不能。”
听到李岩的话,闯军的将领们窃窃私语起来。
显然,在这进退艰难的时刻,李岩的话极富诱惑力,让将领们都有些心动。向李植投降以前听起来不可能,但如今却未必不是一条明路。
然而诸将心动,李自成却不心动。李自成不是甘居人下之人。
明末起义军中,李自成是独一个不愿意投降官军的人。历史上无论李自成的处境多么艰难,他都不会接受官军的招安。
李自成冷冷问道:“不杀光士绅,便是气运之人么?”
李岩拱手说道:“闯王,闯军这些年血腥屠杀富户,已经将气数败尽。闯军将士改不了流贼习性,只知道劫掠**,不知道规矩方圆。战势有利时候则争先恐后,战势不利时候则狼奔豕突,岂能与李植的铁军力战?”
听到李岩的话,李自成脸上越来越黑,到后面已经是满脸怒火。
在李自成眼里,李岩一直劝自己不要杀戮士绅,如今又极力吹捧不杀光士绅的李植,这是在天下士绅走投无路之时为士绅寻找一条活路。
士绅无耻贪婪,勾结官府欺压百姓。如今百姓被压得走投无路,掀旗造反,士绅的统治眼看着已经不可能继续,至少在灾荒不断的北方无法继续。而李岩屡屡让李自成降李植,就是想让血洗北方士绅的闯军消亡,让改造士绅的李植壮大。
李自成自幼就深受士绅欺凌,好不容易有了今天可以率领天下饥民报仇雪恨,又怎么会听李岩之言?
“来人!将惑乱军心的李岩拿下!”
李岩听到李自成的话,眼睛一瞪,惊得说不出话来。大堂中窃窃私语的众将也没想到李自成会突然拿下李岩,一时惊得面面相觑。
几个亲卫立即冲了上去,把李岩摁住了。
“本王念尔有献策‘均田免赋’之功,已经对尔百般容忍,想不到尔在此关键时刻惑乱军心,为官军摇旗呐喊。押下去,斩了!”
亲卫们大声唱喏,将面无血色的李岩摁了下去。
“以后有再敢言降者,便如李岩!”
大堂中的众将看到这一幕,一个个摇头叹息。
大堂中又少了一个人,闯军的高层看上去有些人丁凋零。
李自成的首席谋士牛金星咳嗽了一声,站起来说道:“闯王,如今之际,只有退走西安一条路。”
李自成大声说道:“善!”
顿了顿,李自成说道:“若是西安守不住,我们便遁入山中,再做当年蛰伏商洛山之事!”
第七百六十二章 天津郡王
今年的北京城雨雪很多。十二月二十八,快过年的时候,北京城又下了一场大雪。鹅毛大的雪花纷纷洒洒从天而降,把整座紫禁城都盖成了白色。
天子朱由检站在养心殿的窗口,看着大雪,眉头紧皱。
朱由检皱眉头,是因为李植开始在河南建立报社,开设法院了。显然李植这次占领了河南,就不准备再吐出来了。
河南的闯贼确实被李植赶走了,但朝廷依旧控制不了河南。李植得到河南一省,实力又上了一个台阶。与越来越强的李植相比,朝廷就更显得孱弱了。
李植的强大,已经让朱由检有种利剑高悬的危机感。虽然李植一直忠心耿耿,不是闯贼那样的叛逆,甚至比割据江南的江北军更听命令,实际上大明朝一有乱贼就只能依赖李植,但李植的实力还是让朱由检感觉到深深的不安。
所谓帝王心术,最重要的就是制衡。李植如此一家独大,又贤名传颂天下,如何能让朱由检不胆战心惊?
朱由检现在百般笼络李植,李植还是忠心耿耿的。但人心难测,若是李植进一步坐大以后起了不臣之心,那朱由检如何镇住大明的江山?
朱由检叹了一口,暗道朝廷还是太弱了。河南在闯贼手上自己睡不着,李植攻下河南后自己又担心李植。若是朝廷有二十万新军,能横扫闯贼自取河南,又怎么会有今天的忧虑?
朱由检看了看窗外的大雪,问道:“津国公在河南,可有什么动作?”
东厂太监王德化拱手说道:“回皇爷,番子回报,如今一万虎贲军新兵驻扎在河南的大城中,维持着河南的秩序。”
“津国公在开封府中的报社已经准备妥当,津国公新印的报纸就叫做《河南日报》,准备在河南全省发行。河南各地的税务局也已经在筹备中,虎贲军已经为税务局置办了场所。”
“据说津国公还派了铁路局的人进河南勘探地形,似乎是想在河南修铁。。。”王德化一下子想不起来那种东西叫什么,想了几秒,才说道:“修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