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明末工程师简介 > 第331部分(第2页)

第331部分(第2页)

朝鲜国王的鲜血溅在白色的汉白玉上面,分外鲜艳刺眼。

噼哩啪啦的枪声中,朝鲜一百七十多最高层全部被打死。

李看到自己的父亲叔侄全部被枪毙,最后已经站不住,噗通一声软倒在地上。

百姓们看到朝鲜的俘虏们被枪决,大声叫好。

李植看着地上的朝鲜人尸体,淡淡说道:“从今以后,世间再无朝鲜国。朝鲜国更为朝鲜省,为本公治下的大明行省。朝鲜省设巡抚一人,负责教化一千数万朝鲜子民。设总兵一人,负责震慑不安分的屑小。”

“朝鲜东北六镇是二百年前朝鲜从我大明窃取的土地,将这些地方的朝鲜人南迁。移山东省百姓到彼地去耕作!”

听到李植的话,见证今天仪式的范家庄的百姓们呼啦啦全跪了下去。

自古开疆拓土的英雄都是民族最大的偶像。岳飞只是打到中原,就被汉人传颂了几百年。津国公收复东北三省,如今又兼并朝鲜,这份功绩如何不让人膜拜?

百姓们山呼海啸,喊道:“津国公!”

“津国公!”

“津国公!”

第七百五十章 分公田

九月初五,钟峰站立在汉城郊外一个小村子的晒谷场上,主持一场朝鲜百姓的分田仪式。

李植这次灭亡了朝鲜国以后,对朝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首先,就是改朝鲜六道为朝鲜六府,将六道以下的郡改为县。县以下不再设置更细的行政单位。

仿照大明的县,朝鲜每县设知县一名,下辖警察局一座、税务局一座、水利局一座,中学小学若干。在知县的管辖之外,有法院一座如今随着法庭的扩大,李植已经把法庭改称为法院。同样不受知县管辖的还有密卫办事处一处,纪检组县署一处。

法院、密卫和纪检组的存在,可以有效地监督地方官员,防止**。

这些机构需要大量的官吏人员,李植不可能一时间立即招满。李植的办法是先从天津和山东招募合适的人员充实知府、知县等主官职位,同时把税务局的税务官招满,先开始收税再说。

李植对治下的汉人十分慷慨,百般藏富于民。但对于朝鲜人,李植就没有那么多仁德了。光是驻扎在朝鲜的部队就要消耗李植大量银子,李植不能做亏本生意。

统治朝鲜面临语言不通的问题。但这个问题也不算太尖锐,因为朝鲜本来使用的书写文字就是中文。基层吏员要和朝鲜百姓沟通,只要找一些识字的朝鲜读书人做翻译就可以了吏员写下要说的话,由朝鲜读书人用朝鲜语念出来。

未来,李植的规划是朝鲜人都要说大明官话。

以后朝鲜的官方语言就是大明官话,朝鲜语只作为方言存在。以后朝鲜的儿童上学学习的全是大明官话,朝鲜的百姓找官府办事都要说大明官话。如果不会说大明官话,收税时候要按人头收取一笔一年一钱银子的“翻译费”,作为官家聘请翻译官的费用。

如果学会了大明官话,这笔翻译税就可以免除。

同时,朝鲜的度量衡也全部废除,以后就使用李植的度量衡。

当然,这些都是细节。李植对朝鲜最大的变化,是把两班贵族全部废除,把他们的田地分给农民。

这一次朝鲜两班贵族阴谋出动家丁,攻打李植。既然李植灭亡了朝鲜,自然就不会放过两班贵族。李植要从经济上,文化上灭亡这个阶级。

如果两班贵族是像日本武士那样对国家实力有帮助的阶级,李植可能还不会灭掉这样一个阶级,反而在对外扩张上会有所利用。然而事实是两班贵族除了让朝鲜变成一个昏昏沉沉的儒学大国,除了维护李氏的统治,没有其他的本事。

在文化上,要通过公德观念的建立来对抗两班贵族的儒学传承。通过宣传公德观念,让朝鲜的百姓知道儒学并不是什么利国利民的东西,抛弃对两班贵族文化上的敬畏。

再通过宣传一些历史事实,证明两班贵族的无能比如万历朝鲜战争时候,朝鲜民间对日军的反抗就大多来自平民,战后大量的平民凭借军功成为贵族。

在经济上,李植要把两班贵族的田地全部分给朝鲜的农民。

钟峰今天主持的,就是这样的一场分田大会。

会场很简陋,就是在一个晒谷场上摆着一个大黑板。朝鲜的农民们穿着破破烂的夏衣,有一些还打着赤膊,盘腿坐在晒谷场的地面上。

一个班的虎贲军新兵站在黑板旁边,旁边押着一个个地方上的两班贵族,也是当地百姓的地主。

朝鲜的农民用畏缩的眼神看着主持会议的天津大兵。显然朝鲜人对国家灭亡还是有些悲哀的,只是这些土里刨食的农民却不敢反抗武装到牙齿的虎贲军。

钟峰看了看地上坐着的朝鲜百姓,冷哼了一声,说道:“你们这些小民看清楚了!姜家家主,两班地主姜人建,派出家丁参加前朝李氏的反叛军,攻打津国公的辽东省。最后姜人建的二十三名家丁只有三名活着返回姜坝村,姜人建导致了二十人的死亡,罪大恶极,论律当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