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见贵听到这话喜出望外,丢下扁担大步跑到了河边的龙王庙外。到了那里一看,刘见贵发现已经有几百百姓聚在了那龙王庙外面。衣衫褴褛的农民们跪在地上,齐齐对着龙王庙里的神像磕头。
鹤山乡最大的地主何员外在龙王庙的神案上摆了一个猪头,鸡鸭祭品,正在给龙王上香。
刘见贵也走了进去,跪在了村民的后面。
何员外一边上香一边大声喊着:“李植祸乱山东摆弄舆论,触怒上苍,终于酿成大旱灾祸。然我等百姓都是赤子,绝非李贼党人。还请龙王体悯鹤山乡的百姓,显灵做法,降下一场瑞雨,让我鹤山乡的百姓来年免受饥荒之苦。”
刘见贵听到何员外的话愣了愣,暗道这大旱和津国公有什么关系?这何员外恨李植入骨,硬是把大旱扯到了津国公身上。
然而百姓们此时求雨心切,对出钱求雨的何员外十分尊敬,没有一个人出来反驳何员外。何员外在神案前念叨了一阵,跪地磕头,把三柱香插在了香炉里。
何员外刚刚擦好香,庙外就传来一片滚滚的雷声。
打雷了?要下雨了?
庙里的百姓激动起来,齐齐看向神案前面的何员外。何员外一个机灵,跪在了神案前大声喊道:“龙王有灵!若是龙王忿恨李贼,大可以降祸于天津。我山东的百姓绝非李贼党人,希望龙王降下甘霖,救活我一方百姓。”
何员外说完这话,就不停地朝龙王神像磕头。跪在龙王庙内外的百姓也跟着何员外,用力地朝神像磕头。
仿佛是对何员外的措辞十分失望,滚滚的雷声突然停了。
无论众人磕得多么虔诚,那雷声却再也没有响起。刘见贵抬头看了看天空,却看到乌云越来越淡,渐渐裂开。一束让人绝望的阳光刺破分散的乌云,落到了干涸的大地上。
刘见贵心中大大地沮丧,一下子无奈地趴在了地上。
今年没有收成,明年要饿死。
《山东日报》说了,河南今年也是大旱,南直隶收成也不好。就是出去逃荒,恐怕也是九死一生,说不得就要死在他乡。
那束阳光打破了许多百姓的幻想,百姓们绝望地看着青天,一个个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过了一会,就有人抱在一起嚎啕大哭起来。
刘见贵叹了口气,正要爬起来,却突然看到远处跑来一个慌张失措的年轻人。
“不好了!大汶河断流了!大汶河干了!”
完了。
刘见贵仿佛被人一拳打在胸口,好久都反应不过来。他只觉得呼吸有些困难,突然眼前一黑竟昏了过去。
####
“山东大旱三月,赤地千里。百姓的作物已经全部干枯,明年的口粮恐怕已经全部化为乌有。青州、登州和莱州蝗虫遮天,所过之处寸草不留。。。”
皇极殿的早朝上,天子朱由检看着汇报情况的文官,叹了口气。
陕西和河南去年刚刚闹过旱灾,今年山东又闹旱灾和蝗灾,这大明熬到崇祯十六年,越来越举步维艰。虽然说各地的灾荒很大程度是因为水利设施的荒废造成,但这两年的灾荒,也实在太密集了些,让朱由检感觉有些喘不过气来。
陕西去年大旱后今年饥荒遍地,富家大户虽有积存粮食却不愿意白白拿出来赈灾,小民没有粮食饿殍遍野。李自成抓住这个机会在陕西闹了起来,率领饥民攻打县城打开粮仓,几个月来已经攻下八座县城。
河南的情况也不太平,河南去年同样有旱灾,今年同样是粮食不足。罗汝才、革左四营和李定国等流贼也在河南劫掠。上个月朱由检派曹变蛟和王朴南下剿贼,但是流贼看见官兵来了就跑,曹变蛟和王朴三万多兵马也镇不住整个河南。
如果山东再乱起来,那要饿死多少百姓。又有多少贼人要乘势而起,攻破多少州县?
第五百四十一章 富可敌国
内阁首辅周延儒举牌出列,说道:“圣上,山东巡抚奏请免除山东一年的田赋。”
山东一年田赋二百多万石,这笔钱对于拮据的朝廷来说不是个小数字。不过二百多万石的田赋中大多数都是转运到各地衙门、卫所和兵营。山东不纳田赋,这些地方的花销自然就拖欠一年,所以最后这二百多万石的亏空也不全是由朝廷太仓库承担。
如今山东三月不雨,这田赋是无法不免除了。
朱由检点了点头,说道:“准奏!免除山东一年田赋!”
都察院左都御史刘宗周举牌而出,大声说道:“臣刘宗周为山东百姓请命,愿天子调拨粮食赈灾,让山东百姓免遭饥荒之苦。”
朱由检听到这话,脸上一黑。
刘宗周是大明有名的大儒,道德名声四海皆知。平日里反对李植,这刘宗周也是急先锋之一。刘宗周这句赈灾的奏请,说的是无懈可击。山东灾荒成这样,朝廷当然有责任救助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