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只吃了一口就发现不同了,卷饼他没少吃,味道不错,可比起这个馍中夹肉的感觉,似乎差远了,里面的肉竟然是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香的让人恨不能天天守着这个东西吃。
‘那当然了,小公子和小娘子本事大着呢,老爷若是吃不了,那就是我的,被你抢了,还好意思在那里瞎夸?什么京城的?京城你也吃不到这种东西,做起来的时候讲究多了,花钱你买不着,小公子和小娘子做的东西是用钱能衡量的?’…;
这话内院的人只能在心中想想,根本就不敢表达出来,真说出来了,那就直接从现在的三星杂事变成一星。
张忠哪里知道内院的人有这么多的想法,等着吃剩下的东西,听着孩子被人夸,高兴地笑了两声,把又一个夹馍在内院之人不舍的心态下给递了过去。
“好吃就多吃一些,一共做了五个,你两个,我三个,比你多一个,没办法,万一让小宝和鹃鹃知道我吃的少了,两个娃子会不高兴。”
干活的百姓眼睛一亮,丝毫不客气地把东西接过来,原先吃了一口的那个开始使劲地吃了起来,一面吃一面吧嗒嘴儿,内院的人只能装着没听到。
等着这个人吃完了一个肉夹馍后,把另一个递给了内院的这个杂事,说道:“张大人果然不一般,刚才小的接东西的时候故意用脏手碰了您的手一下,您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反应,似乎横平常。
您内院的人明明也想吃,却还是让了出来,多一句话都没有说,整个陆州都是您说了算,主家的老爷平易近人,内院的下人严守规矩,怪不得出来之前老爷不停地夸着张大人,张大人真的是心怀百姓,下人也了不得,不会给主家惹事儿。”
张忠一听到这话就明白了许多事情,这人不应该是当地的百姓,那他怎么过来的?
内院的人没去接那个肉夹馍,他还不至于馋的不分好歹,听到这个人的话,凑到了老爷的耳朵旁边说了几句。
张忠这下懂了,笑着点点头,说道:“你是张老爷子安排进来的人,张九龄的二管家?不错,一个管家也能干这种活,张九龄家中也丝毫不差,以后或许能够同殿为臣,回去与你家老爷说,修路耗钱,钱财不够了,打声招呼,这边马上就把钱送过去。
先前那一万贯花着,再有半个来月,京城我家的船队过来了,还会有个三四万贯,可以拿出来一万贯,继续送过去,有机会让家乡的人过的好一点,就不要错过了,人生没有那么多次从来。”
******
推荐票继续,月票就不提了,这两天更的少,等更多的时候再说……,
第四十三章 君子欺之应为方(第四更 正二)
(第四更正二)
张忠没有自己的情报部门。准确地说是他觉得可以胜任情报人员的人,往往等事情发生了才会把消息传到,平时他的情报是由儿子和儿媳妇提供,儿子几次要把培养出来的情报组织给啊,他多拒绝了,他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
儿子和儿媳妇的情报人员确实不错,可那仅仅上情报人员,而不是情报汇总的人,情报多了,有用的和没用的都有,真正厉害的在乎汇总,张忠自己知道,看到那么多的情报就会迷糊。
还是交给儿子和儿媳妇好,两个人送来的情报都是整理之后的,看着非常舒服。
张九龄家的二管家没想到自己刚一说出点东西,张忠就已经知道了,他没有看张忠,而是看向了张忠旁边的那个内院的人。
这时,从远处蹦蹦跳跳地来了两个小娃子,一男一女,拉着手跳了过来。
两个人一到。女娃子就指着张九龄家的二管家,露出一副吃惊的样子,说道:“哇!小宝,快看,这个人和张爷爷说的那个张九龄家的二管家多像啊,可惜啊,竟然是一个平常干活的人。”
张小宝也看了过来,点点头,说道:“是啊,张爷爷如果知道了一定会非常吃惊的,竟然有长的这么像的人,听说张九龄也是个大官,如果不是我们知道,还以为那么好的一个官故意派人过来探察情况呢。
差点让我们想错了,这人长的也真是的,非要长的和张爷爷说的那个二管家一个样子,知道的人会明白,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张九龄那个大官家教不严,派出的人不好好与我爹接触,故意跑到这里来看暗中查看。
真是那样的话,张九龄这个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管教不严啊,家中的管家都能如此,那他的本人可想而知了,咱们那庄子上的娃子不是经常念么,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按这个就可以想出来了,张九龄的家人是子不教还是教不严?是老爷的错,还是老爷根本就没有好好教导自己家中的下人?太吓人了,一会儿要问问张爷爷,看看他说的那个二管家有没有到这边,在什么地方,你说是吧鹃鹃。”
两个人简单的几句话,一下子就让那个二管家懵了,两个小娃子啊,说出的事情可谓是字字诛心,马上就占据了主动,他不承认,那就跟缩头乌龟一样,以后别人传扬出去,不仅仅是自己完了,老爷的脸也丢尽了。
若是承认,那更完了,两个小娃子都说了,张九龄不会这样干,因为张九龄也是一个正直的人。换成大人还真没什么,老爷那边哈哈一笑也就过去了,可突然某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