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棠来了?”来人辈分最大的是沈清棠一个太爷爷的小叔沈毅之。
沈清棠点头,“小叔好。”
“可是有事安排我们做了?”沈毅之问。
其他人听见动静纷纷围了过来。
沈清棠点头,“对。我让人帮忙抢了一条街过来。可能需要麻烦各位每个人负责一间商铺的经营。”
沈清棠话音还未落,就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声。
“抢……抢了一条街?”
“每个人负责一间商铺?”
“我不会经商啊!”
“对……我也不会。”
沈毅之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
沈清棠不由多看了沈毅之两眼。
在京城时,沈家和沈毅之这一脉已经很少走动。
因为沈毅之的爷爷,就像如今的沈屿之一样,属于家里吃闲饭的。
沈毅之的父亲更远离沈家中心。
到沈毅之这一辈已经几乎被沈岐之列为沈家旁支。
沈岐之看不起穷亲戚,沈毅之这一脉又比较心高气傲。
两家除了类似祭祖的大日子,已经少有走动。
只是因为九族流放才又被迫一起。
沈屿之分家后,沈毅之紧跟着提出了分家。
虽说叫叔,但是沈毅之年龄并不算大,才二十八岁。
他跟沈屿之有三分像。
沈清棠没想到短短几日,这位小叔已经成为这些族人的领头羊。
沈家人大都是读书人。
大乾重文轻武,读书人普遍心高气傲。
能让一群心高气傲的人俯首称臣本身就是一种本事。
沈清棠朝沈毅之俯身行礼,“辛苦小叔!”
“都是一家人。说这些见外了。”沈毅之并不以长辈自居,给沈清棠还了半礼,“需要我们如何做,棠姑娘直接吩咐就是。”
沈清棠也不客气,直接说明来意:“沈记目前经营的商铺种类大家也都清楚。果蔬铺子、琉璃馆、熟食铺子、麻辣烫店、甜品铺子、琉璃馆以及南方特产铺子。
这是现有的七种铺子。一条街上不能只有七种铺子。我打算照搬桃源村的商业街。
再上酒水铺子、风味小吃馆、异域风情馆、文具店、当铺、香皂铺、浣衣铺等。
除此之外,我还想开一间特殊的铺子叫沈记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