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绳枪的造型跟使用方式,可不就是缩小化的火炮吗。
战场的形式在火铳兵加入后,顿时发生了逆转。
李世民兵力的优势,在火铳面前荡然无存。
火铳兵依靠火力压制,完全可以怼着大军强杀。
且火铳兵皆是骑兵,灵活多边,很快就在玄武门打开战局。
按照这样的情况下去,李世民这边只剩下落败的局面。
当然,李世民很快也有了反制措施,大量的盾兵进行防护,火铳毕竟不是火炮,想要打穿盾牌几乎不可能。
三千火铳兵分别由苏定方,裴行俭,薛仁贵各领千人。
在苏定方这边三段射击打开局面时,裴行俭跟薛仁贵的火铳骑兵也能终于是越过玄武门,开始对禁军游走射击。
从前骑兵的游走,主要是借助战马的机动,还有马槊的长度,对步兵方阵进行骚乱打击。
但有了火铳,情况完全不同了。
火铳的有效射程已经是超过了八十米,这么远距离的打击,火铳骑兵完全不用担心敌人的反击。
且三段式的射击,可以更加密集的进行。
裴行俭跟薛仁贵的侧面突袭,让禁军的方阵难以招架。
在这样的情况下,哪怕士气再是高昂,也没有多大的作用。
房玄龄很快就发现了火铳的弱点,赶忙说道:“陛下!看那些皮甲!铅弹虽能洞穿,但劲力不足,连内衫都未完全穿透!这火绳枪威力,远不及太子的火炮!”
李世民猛地转身,眼神中重新燃起希望:“你的意思是?”
房玄龄语速飞快的分析道:“此枪看似霸道,实则有三弊!”
“其一,威力分散,难以穿透重甲。其二如此密集射击,火药能支撑几时?”
“当撤退皮甲,换之以重甲顶上,则可挽回局势。”
房玄龄的提议很快得到了李世民的认可,当即命令重甲兵压前,弓弩手压阵。
弓弩手密集的箭雨,同样能带来有效打击。
很快战场的局势,就变得平衡起来。
火铳兵的优势在重甲面前,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高台上看到这一幕的李承乾冷哼一声。
按照正常情况来说,这个时候李世民还应该在宫廷内,他的火铳骑兵必然是大杀四方,等到李世民反应过来的时候,战局已定。
可现在的情况是,不知道为什么李世民突然亲临战场。
这就导致火铳骑兵的发挥,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虽说一开始表现得很强势,却没能起到决定战局的关键。
好在先前的劣势,现在已经挽回。
有这三千火铳骑兵,李世民的禁军大军就受到了限制。
“攻下城楼!”
李承乾果断下令。
传令官骑马飞奔。
城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李世民的重甲强悍,可在火炮面前就没什么作用了。
火炮笨重,挪动起来需要不少时间,城楼上的禁军肯定不会眼睁睁的看着火炮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