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帅!"李嗣业的喊声响彻云霄,"魔将的刀枪上有妖纹!我们的箭射上去就滑了!"
郭子仪的额头沁出冷汗。他想起陈墨说过,九婴邪君靠的是"怨气"养兵——这些士兵生前多是安禄山的降卒,被屠城时怨气不散,才成了邪将的工具。
"去把陈先生请来!"郭子仪吼道,"就说。。。凉州城的月光,照不亮现在的潼关,得用亡灵的魂来照!"
陈墨跟着李嗣业冲上城楼时,正看见郭子仪被黑甲军围在中央。他的剑砍卷了刃,甲胄上全是血,却还在笑:"哥舒翰,你忘了当年你说将军的剑该护人吗?"
"护人?"哥舒翰的声音里带着哭腔,"我护得了吗?当年我在潼关外,亲眼看着安禄山的叛军屠了我的家乡!老弱妇孺被砍成肉泥,我娘的头颅挂在城楼上,她嘴里还塞着我去年送她的桂花糕!"他的脸扭曲着,"凭什么我要护那些害死我亲人的唐人?"
陈墨的心揪紧了。他想起《幽冥录》里的记载:"大怨成魔,非刀剑可斩,需以情解之。"哥舒翰的怨,不是对郭子仪,是对这吃人的世道。
"你看清楚!"陈墨举起青铜镜,镜面映出哥舒翰的记忆——他娘临终前的眼泪,他妹妹被叛军拖走时的尖叫,他跪在废墟里,攥着染血的桂花糕,指甲缝里全是泥。
哥舒翰的身体晃了晃。黑雾里传来九婴邪君的嘶吼:"别信他!他是来夺你力量的!"
"夺我力量?"哥舒翰突然笑了,笑声里带着哭腔,"我早没力量了。这身铠甲是邪君给的,这把刀是邪君铸的,连我这口气。。。都是邪君吸剩下的。"他指向自己的心口,"你知道吗?我每天夜里都能听见我娘在喊我,可我连她的坟都找不到——都被叛军烧了。"
陈墨的眼眶热了。他从怀里掏出块玉珏,是从哥舒翰母亲的旧居里找到的——那是块刻着"平安"的平安扣,边缘还沾着干涸的血渍。
"这是你娘留给你的。"陈墨轻声说,"她被叛军抓住时,把这块玉塞进你幼弟手里,说替阿娘活着。后来你幼弟被唐军救了,现在就在潼关城里,等你回家。"
哥舒翰的手颤抖着。他想起那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娃,总爱揪他的胡须,说"阿兄要永远保护我"。他摸向腰间的锦囊,里面果然躺着块缺了角的平安扣——是他当年亲手给幼弟的。
"哥舒翰!"九婴邪君的嘶吼变成了尖叫,"你敢背叛我?我会让你魂飞魄散!"
哥舒翰突然拔刀,砍向自己的胸口。黑血喷溅而出,却没沾到他的甲胄——那些血像活了似的,钻进了地面的缝隙。他的身体开始透明,露出下面青灰色的亡灵本体。
"郭子仪!"他的声音变得清亮,像极了当年在凉州城头,"替我照顾好我幼弟。他爱喝杏花酿,每年清明。。。记得给他留坛。"
郭子仪的眼泪砸在剑刃上。他举起横云剑,剑尖挑起哥舒翰的亡灵:"好兄弟,我答应你。"
九婴邪君的黑雾开始溃散。陈墨趁机抛出镇魂铃,铃声所过之处,黑雾被撕成碎片。那些被操控的士兵纷纷倒下,他们的脸上不再扭曲,露出了安详的神情——原来他们早想回家了。
黎明时分,潼关的城墙染成了金红色。郭子仪站在箭楼上,望着关下的尸山血海,轻声说:"哥舒翰,你娘托梦给我了。她说,她的阿兄,是个大英雄。"
陈墨站在他身边,望着东方渐亮的天空。他摸出《幽冥录》,在扉页添上一行字:"魔由心生,亦由心灭。"
山风卷起一片桃花,落在郭子仪脚边。那是陈墨刚才撒的——他说,等打完这仗,要在潼关种满桃树,让往后的春风,都带着花香。
(第763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