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禟下了马,环顾四周,&ldo;这里风景还不错。出来踏青就是为了开心,何必在乎目的地是哪里。且走且赏吧!&rdo;
坐在马车上的绿萼也跟了上来,我吩咐道,&ldo;绿萼,把我马车里的风筝拿出来。我要放风筝。&rdo;
&ldo;嗳。&rdo;绿萼转身去了。
胤锇笑着看我,&ldo;多大了,还玩这个?这是小孩子的玩意儿。&rdo;
我笑道,&ldo;这个不一样,这是我特制的打斗风筝。有趣的很,一会儿你就知道了。&rdo;
&ldo;打斗风筝?&rdo;三个阿哥面面相觑。
我也不急着解释,不一会儿绿萼就从马车上拿了几架风筝来,几个阿哥一人拿一架端详着。
胤禟手里的风筝图案是百蝶闹chun,胤锇手里的是仙鹤童子,而胤祯则拿了架年年有鱼。
看着自己手里的百蝶闹chun,胤禟皱着好看的眉不满道,&ldo;怎么给了我这么一个,花啊蝶啊的都是女孩子用的,怀暮,咱们换换。&rdo;
&ldo;不换。&rdo;我斩钉截铁的拒绝,毫无商量的余地。
胤锇做出恍然大悟的样子,&ldo;是不是你的风筝上有什么蹊跷?肯定是比我们的好。&rdo;
几人一听,都若有所思地瞅着我手里的风筝。那风筝上绘着一个美人图,一个女子斜倚在树边,脚下是一片妖冶盛开的血色彼岸。一身黑色勾勒出窈窕的身姿,大波làng的长发随意披散着,她整个身子靠在树上,头微微上仰,半眯着眼睛,似乎是在感受着阳光的温暖,唇畔挂着抹阅尽沧桑后的疲惫的笑容,还带着几分玩世不恭,几分落寞。
&ldo;咱们的风筝都是一样的,不过我的风筝上面的美人图是胤禛给我画的,所以不换。&rdo;那天偶然在书房里看见了这幅画,不知是胤禛什么时候画的,画上女子的面容分明是前世的我。喜欢的很,便拿来做了这个美人风筝。
&ldo;四哥还会画这种画?&rdo;眼前的三人分明是骇然发,估计是实在想象不出那个一脸冰冷的胤禛专注地勾画着一个美人是什么模样。
胤祯仔细看了看图,&ldo;这女子是谁?难不成是四哥心仪的人?&rdo;
胤锇撇嘴道,&ldo;要画也该画怀暮,画么个女丑人gān什么?&rdo;
僵住……丑女人……
前世的我固然比不上现在美,但也是要模样有模样,要身材有身材,怎么就成了丑女人?很好,胤锇,你得罪我了。
嘴角抽了抽,我决定先忍住,一会儿再算账。给大家讲解着玩法。这几个风筝与平日里玩的不同,在米字风筝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挖一个风xué,巧妙地运用受风与排风的位置,让背风转为浮力,使风筝的动作更为灵活,用来制风筝的纸张也很薄,重量大约在24克‐‐26克之间,这样做出来的风筝才轻巧灵活。最主要的是线,这些线都是特制过的,把胶水和玻璃粉按定比例混合,涂在棉线上,晾gān,就可以制作出锋利的玻璃线来。用于缠斗中切断对手的线。另外,用来放风筝的木轮也是特制的,可以飞开的收线放线,cao纵风筝走向。
今天的风还不错,风筝很快就放上了天,我们几个相互间距五米一字排开。看来他们几个小时候都玩过这个,风筝飞的很稳。有了&ldo;丑人&rdo;的前车之仇,一上来我就直奔胤锇的仙鹤童子去了。两个风筝很快就缠斗到了一起,我看好时机,将线放出两寸,然后猛一扯木轮,锋利的线就切断了胤锇的线,那仙鹤童子乘风悠悠而去,只剩下可怜的胤锇手里空扯着个线轱辘还没反应过来。撇下第一个败下场的胤锇,我扯了扯线,让风筝飞的更高,看着缠斗到一起的剩下的两只风筝,寻找着下手的机会。余光扫过,看见绿萼和几个侍卫都在紧张地扬着头,看着天,不时jiāo头接耳,&ldo;嗳?你说谁会赢?&rdo;
&ldo;这说个不好。不过我看郡主好像挺厉害的,这不十贝勒就败下阵来了?&rdo;
&ldo;我看是巧合吧!&rdo;
唇角勾起一抹笑,巧合是吗?手腕一抖,&ldo;啊!&rdo;绿萼忍不住发出惊呼声,空中的三只风筝此刻全部缠到了一起,难解难分。
只见三人迅速地收线放线,调整风筝走向与角度,僵持了一会儿,年年有鱼就被割断了线,飘飘摇摇地落了下来。
没多久,天上只剩下我的美人风筝。我摇动木轮,将风筝一寸一寸地收回,对一边的胤禟道,&ldo;不用你让我,这样玩着多没意思。&rdo;
&ldo;没有让你,我本来就技不如人。&rdo;胤禟接过我手里的木轮,帮我收着风筝,凤眸含着笑意捎了我一眼,&ldo;何况,你也不舍得把四哥给你画的这画摔坏了吧!&rdo;原来不声不语间,他早已看出了我对这画的珍爱。
他的手伸过来,轻轻捏了捏的掌心,美丽的凤眼微微弯起如边的新月,红唇边的笑容仿佛月色下盛开的罂粟,妖冶,有着致命的诱惑,让人不由自己地沉溺。可是我知道眼前这个看似邪肆的男子,内心是多么柔软而细腻,对我有着那么多的包容,那么多。
在去百望山的马车上,我陷入了沉默。连绿萼问了些什么都没有听见。也许我该知足了。阿真的陪伴,胤禟的宠溺,胤祥的温柔,还有……胤祯的渴慕。那么多的爱,如同清澈而温柔的清泉,洗涤着心里支离破碎甚至腐烂狰狞的伤口,将那颗gān涸的皱巴巴的心耐心一点一点地滋润开来。
百望山是北京西北郊的一座小山,位于香山东侧,海拔不过两百多米,比大蜀山稍微高点。《长安夜话》云:&ldo;百望山南阻西湖,北通燕平。背而去者,百里犹见其峰,故曰&lso;百望&rso;。&rdo;百望山属太行山余脉,是太行山延伸到华北平原最东端的山峰,故有&ldo;太行前哨第一峰&rdo;的美称。我们一行人到了山脚,这才知道,原来选中百望山作为踏青处的人并不少。风流公子,娇俏少女,从山脚到山顶皆有赏chun人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