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从测试的角度就算一次测试比一次好也没什么。
但也没有提升这么快的吧!
只是让国内的这些专家们不知道的是。
神龙在每次测试的时候都会通过大量的探测器得到海量的数据反馈。
然后它可以通过这些反馈数据。
重新调整各大装置的压缩时间差。
也许那些调整不过是纳秒级别的变化。
但最后却能大大提高最后聚变的效率。
这也是为什么几乎每次测试靶龙装置的聚变效率都能提升的原因所在。
当靶龙装置测试到第十次的时候。
Q值已经达到了3。5。
这下全场的专家都是被震惊的都说不出什么了。
因为这个成绩已经超越了光龙一号。
这已经是妥妥成功的核聚变实验了。
更重要的是磁化靶聚变装置的设计原理更容易提取热量。
自然是核聚变的最佳设计之一。
上午测试正式结束。
……
下午测试继续。
让所有人感觉震惊的是。
下午测试以后靶龙五号的Q值还在继续提升。
最后Q值一直提升到了5。3才停止了下来。
这下所有人都被震惊的说不出什么了。
其实ITER设计的最小Q值就是5。0。
而靶龙五号居然超过了ITER设计的最小值。
这让所有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关键是靶龙五号在体型上比ITER小了数个量级。
用如此小型的装置完成了不下于ITER的聚变值。
想想还真是不可思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