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文豪1983篱笆好文学 > 第11章 世纪之辩一(第2页)

第11章 世纪之辩一(第2页)

然而,不如燕大附小。

甚至,可能不如余切提到的西北某小学。

每每想到这,沃森的心里就痛苦万分。

“这里有三个140以上的,我想知道他们是……”

“全都是华裔。”沃森的助手道。“您看看他们的名字,大卫,布鲁斯,凯瑟琳……但其实是刘,李,张。”

沃森有点绷不住了:“道尔顿的华人学生比例有多大?”

助手说:“我没有确切的数据。但我是从那里毕业的,我的记忆中,一个年级往往不会有超过十个华人学生。因为我们事实上是一个白人学校——当然了,我们在明面上不会这么说。”

“妈的!——这难道不是种族歧视?这是真正的种族歧视!”沃森随即道。

助手闭口不谈这件事情。

“啊!美国是一个虚伪的国家!”沃森叹了一口气,转而喃喃自语,“也就是说,中国的孩子进来一个,就是一个天才。”

助手在一旁听着,忍不住道:“从事实上来说,的确如此。”

沃森随即问:“你用你的良心告诉我,你相信中国人的智力更高吗?”

助手说:“从智力测试卷的应试得分来看……是这样的。”

沃森怒了:“你也说这些鬼话?这里只有你和我,我希望听到你真实的想法。”

助手愣了一下,道:“从结果上来看,的确如此。”

沃森随即大声道:“我命令你把那一句该死的话说出来!中国人的智力确实高于其他人!承认这件事情,对你来说有那么困难吗?”

助手没想到沃森竟然暴怒了,只好把“中国人智力高于其他人”这句话,连着说了很多遍。

“很好。”沃森冷静了下来,陷入到沉思。

这种对话已经发生过许多次。

东亚人智力高早已经不是秘密,可学界有意的压制住这些事实。人们都知道亚裔的数学很好,却不知道,亚裔数学好的名气,到底是怎么来的?

这里面有一段美国教育界的故事,而彼时的沃森恰好经历了整个过程。

这构成了他最开始对东亚人的好感。

沃森工作的时候是冷战初期,美苏两极穷尽一切力量用于比拼,他们从导弹、卫星比较到了厨房、小汽车……最终也比较到了学生的数学上。

而那时候的美国人并不是“快乐教育”,恰恰相反,在六十年代,美国教育界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大改特改中学生数学课本,激进派怒喝:“我们的数学课除了定义和计算题,能不能学点有用的东西?!”于是,能帮着造飞机和太空船的微积分、概率统计、逻辑学等被全面下放到中学。这在历史上称之为“新数学”运动。

结果“新数学”运动引发轩然大波。学生们叫苦不迭,厌学现象非常多,已经影响到了他们的心理健康。保守派数学家在教育部会议上大骂:“学生连基本概念都弄不清楚,你让他们怎么学高级数学?这么搞下去,最后连基础运算都搞不明白!”

在这狂飙的十年,一代美国中学生的基本功被毁了,他们不仅学不会高级数学,连基础数学也不会了。“新数学”运动面临巨大的压力,最后被叫停。保守派又引领美国走向另一条错误的道路——“回归基础”。

然后中学生们变本加厉的写了十年的加减乘除,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随后有人觉得矫枉过正,又重新开始“新数学”运动2。0版本,然后再一次让美国中学生感到痛苦……最终他们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就是学不会,这和态度无关,就是纯粹的学不会。

在这一过程中亚裔显着的崛起了,因为无论是“新数学”运动的第几个版本,亚裔的适应程度都能显着好于其他种族。他们的成绩好到,甚至你只看亚裔尤其是东亚族群,你会觉得“新数学”运动彻底搞成功了。

然而一离开他们,美国教育界不得不再次面临运动失败的结局。

这时候就有很多人觉得不对劲了,这是一场涉及到几代美国学生的大规模实验,最终每一次都是某一个族群崛起了。

这说明啥?不是很明显吗?

就是有的人笨,有的人聪明呗?

但美国教育界不这么认为,他们害怕伤害中学生脆弱的心灵,也害怕这个结论损害了超级大国的威严。

最终,美国教育界遮掩了这一事实。在后来甚至倒过来歧视成绩好的亚裔,并且用各种繁多的加分政策,在涉及到教育这一基本权利上,事实上的歧视了亚裔族群。

沃森的心中有一种愤怒,他不满意这种学界风气,竟然能把白的说成黑的。他只是陈述了一件事情,为什么就这么难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