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王轲倒是说过。
这棋谱虽不知来历,但能够有资格被这样的手段保存的对局,那自然是从前那些精通弈道的前辈高人所留。
其中通常会记录一些并未被公开的对局。
棋谱包括琴谱,与书道、画道的墨宝真迹一样,往往暗藏玄机。
有些记载了失传的修炼法门,有些则蕴含天地至理。
以棋谱为例,上古时期有些大能会将功法藏在棋谱中。落子方位对应经脉运行,棋势变化暗合周天循环。
不过,与正常的功法、密卷不同,如果对于弈之一道没有足够的造诣和见解,纵使对着棋谱参悟百年,也难窥门径。
“原来如此。”
宋宴若有所思:“难怪王轲如此执着。”
此人的确钟爱弈道不假,但也许对他来说,最吸引他的恐怕还是这棋谱金页。
若是造诣足够,从其中悟出些许,那就是天大的收获了。
尤其此人的确是棋艺精湛,想必是有足够的自信解读此古谱。
棋谱什么的,宋宴倒是不感兴趣。
毕竟就算是白白送给自己,恐怕咱也悟不出什么名堂。
几人正闲聊着,忽闻一阵木鱼声由远及近。
宋宴抬眼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灰布僧袍的年轻僧人缓步而来。
他面容清瘦,手持一串乌木佛珠。
宋宴没想到吴氏一族中竟然还有佛修门客。
疑惑地问道:“这位是?”
吴花果连忙起身:“这位是圆真大师,前些日子族中长老在一处秘境中结识,来自中域‘净业禅院’的佛修高僧。”
来自中域?
宋宴略感意外。
中域的修士,有必要到楚国这种小地方来吃苦么?
不过这种情况,也很符合他心中对于佛门修士的刻板印象。
佛修之中有一类僧人叫做苦行僧。
他们的通过把修炼所需要的一切灵资降到最低,最为简单的程度,来追求心灵的解脱,以祈求摆脱无尽的轮回之苦。
认为只要自己多受一点苦,芸芸众生就能少受一点苦。
这样看来,只是到楚国游历,好像也没有什么。
那僧人双手合十,口中低声说道:“阿弥陀佛,贫僧游历至此,承蒙吴家主收留,叨扰了。”
吴花果说道:“圆真大师来得正好,这位是洞渊宗宋宴道友,方才我们正说起弈道大会的事。”
“原来这位是宋施主。”圆真的目光落在了宋宴的身上:“贫僧方才在四宫棋谷与人对弈,见过宋施主与那位王轲施主同行。”
宋宴拱手还礼,心中却有些诧异。
在四宫棋谷,这僧人何时注意到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