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以为卢东升会设置一些障碍,或者提出一些交换条件。
没想到对方竟然答应得如此爽快。
看来,卢东升是真的把自己当成了一把锋利的刀,迫不及待地想看到自己披荆斩棘,为他建功立业。
他并不是单纯地想报复,或者给自己穿小鞋。
这位曾经的敌人,思路还是相当清晰的。
至少在现阶段,他需要自己的能力和关系,做出耀眼的成绩。
想通了这一点,刘清清明心里反而踏实了。
他不怕被利用。
在这个层级的博弈中,每个人都是棋子,也都是棋手。
有利用价值,总比被闲置要好。
他真正在乎的,是能不能在这场即将到来的滔天巨浪中,为这个国家,为那些无辜的百姓,多做一点事情。
这无关道德,只关乎一个重生者不愿再次虚度此生的执念。
卢东升也在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刘清明。
这个年轻人头上的光环太多,履历也太过耀眼。
但那终究只是纸面上的东西。
他到底有多大能力?
在自己这个曾经的“政敌”手下做事,会不会尽心尽力?
这一切,都需要事实来检验。
而检验的机会,很快就来了。
当天下午,刘清明就在指导小组下设的后勤保障部拥有了一间独立的办公室。
虽然不大,但位置很好,推开窗就能看到部委大院里的花园。
与办公室一起分配下来的,还有三名下属。
刘清明坐在办公桌后,看着桌上摆着的三份薄薄的人事档案。
他没有急着把人叫进来开会,而是先仔细地翻阅了一遍。
按照年龄顺序,第一个人叫任齐山,男,三十七岁,主任科员。
恢复高考后的前几批大学生,天之骄子,一毕业就分配到了部委。
在这个年纪还是主任科员,不上不下,有些尴尬。
刘清明几乎能从这份简单的履历中,勾勒出对方的形象。
一个典型的机关老油子。
有点资历,有点油滑,不求上进,但也很难让人抓住错处。
有点像胡金平,但又不一样。
胡金平是怀才不遇,被人打压,不得已只能躺平。
而这个任齐山,从履历上看,提拔速度虽然不快,但也算正常。
这只能说明,他的能力确实比较平庸,或者说,他的心思根本没放在工作上。
第二个,孙淼,女,二十九岁,副主任科员。
第三个,赵立波,男,二十五岁,科员,千禧年年刚入职的应届毕业生。
也是部委机关最后一批直招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