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他为了教常茂学习兵法,自己编了一部兵书?”
看着眼前的一沓纸,朱元璋诧异的问道。
即便‘兵书’已经摆在面前,他依然不敢相信,以为自己听到了笑话。
你把兵书当什么了,想写就能写的吗?
他知道马钰懂兵法,否则也不可能想出占据辽东和西域,形成钳形攻势控遏草原的计划。
可懂和写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还什么为了教学生,特意编写了一部兵书。
你怎么不说他对成仙感兴趣,所以编写了一部成仙之法啊。
朱标也同样不信,若有所思的说道:
“常茂确实有些愚钝,表弟为了帮助他理解兵书内容,就挑选了历史上发生的著名战争举例。”
“可能他们产生了误会吧。”
朱元璋不禁点头,此事他也听说了,也同样以为锦衣卫密探搞错了。
下方的锦衣卫指挥使杜振锐恭敬的回道:
“最初卑职也以为是下面的人误会了。”
“但他们回复说,徐国公将之前讲课用的例子,整理成了书册。”
“卑职出于谨慎,就命他们抄录了一份回来,查看之后发现此书确实不简单。”
“但又不敢断定是不是兵书,只得呈禀陛下,请陛下御览定夺。”
听到他如此说,朱元璋的脸色也渐渐凝重起来。
杜振锐虽然不是什么统兵大将,但也是战火里厮杀出来的。
况且能当上锦衣卫指挥使,又怎么可能完全不懂兵法。
他如此说,显然这书不简单。
难道马钰真的弄出了一部兵书?
想到马钰一直以来的神奇表现,他也有些不敢确定了。
当即就拿起那几页纸翻看起来。
越看表情就越凝重。
经典战役,细致的分析。
如果仅仅如此,还不能说是兵书,毕竟类似的分析其实挺多的。
很多将领也会留下笔记。
但这些心得笔记不成体系,并不能算是兵书。
关键马钰将所有文章都串联了起来,形成了体系。
这部书目前总共有十四章,每一章都是一个计谋。
马钰又将其分为了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等六个部分。
每一部分都有总纲,阐述其要旨。
每一个计谋,都是对总纲的细分和阐述。
而且每一部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内在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