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大家都不说出来。
乔公打破沉默,问余切“那个美国人讲的有无道理?”
“有道理,但太绝对。可他讲的是中国人的好话,对我们也有利……我不愿意反驳他。”
“你说的也是,我们不去主动夸耀就行了。”
乔公一向打牌的时候不聊正事,很快大家又转向其他八卦。
有人提到了《乡村教师》这个,称赞这个既能给孩子看,也能给大人看。
乔公点点头:“我也看了这个故事。我很钦佩这样的老师。”
桥牌结束后,余切被留了一会儿,谈了一些事情。他出来后竟然又碰到聂伟平。
“老聂,你怎么还在这?”
“我上厕所去了,方便方便,你呢?”
“我也是。”
聂伟平一愣,正要说我可没看见你,忽然反应过来了,岔开话题道:“哦,可能我没注意。”
两人好久没聚,找了个地方吃饭。聂伟平有“聂二两”之称,很喜欢喝酒,喝起来也没轻没重。很快他醉得七倒八歪,说起了心里话:“你刚刚是不是被留下来谈事情了?”
“老聂……”
“没事,这不重要。我其实在想……你说我们之前那么帮助有的地方,最后却被反咬一口,这是不是和智力有关系?你比如说,有的动物一教就会,有的动物却无论如何都教不会,这和智力有关系吗?”
余切不知道老聂说的是什么地方。
因为历史上支援过的地方很多,而有些地方为什么没有带来积极影响,这里面有很复杂的因素。
然而,老聂的这番酒后吐真言,代表沃森此人的智力论,事实上也影响到了国内的人。一些历史事件被抽象为简单的智力差异,沃森这个人的言论天生具备煽动力,很容易被拿来传播。
老聂越说越激动,最后忿忿不平道:“我们早该把这些钱用来搞乡村教育。只要我们把自己照顾好,就算有个十八联军来搞我们,又如何呢?擂台赛也打不过我们的,让他们来吧!余切,你干得好!”
余切和老聂分道扬镳,让张俪来接自己。张俪打了一辆车过来,又打车回去,路上她忽然提到:
“我们可以买一辆车了。四个轮子的,我来买吧。”
一辆车好几万十几万,在这一时期是天价。夏利车十万块钱,桑塔纳18万,最便宜的菲亚特也要五万块钱。
余切自然有的是钱,可张俪说的却是她来买。
余切吓了一跳,酒意都清醒了:“你哪来的钱?”
“陈小旭给我寄的。”
“那不是陈小旭的钱吗?”
“她的钱就是我的钱,我的钱也是她的钱。”张俪霸气道。
原来,陈小旭拍摄《家春秋》时在沪市走穴,搞商演,高峰时期每天就有上千元入账。
《红楼梦》在六月份播出,虽然起初评价不好,收视率却相当爆炸,观众相当喜欢。而且评价在剧情转入中期后,渐渐也越来越好,陈小旭和张俪已经是很出名的影星。
否则,陈小旭也不会被邀请去演巴老的生涯代表作。
回家后,张俪又说:“我听说市面上已经出了高考的卷子,却没有答案,余哥哥,你来帮我写参考答案,让我来估分呗?”
“我这就弄。你看看你上广播学院(后来的传媒大学)有没有希望。”
张俪又问:“余哥哥,你有没有沃森教授的智力测试卷?现在那一套卷子已经炒成了天价,市面上有很多版本!”
“你拿这个卷子来干什么呢?”
“我也想知道我是不是一个聪明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