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来说——
其实大唐的皇帝都无需去再做什么了,只需要保证当前的平衡,那整个大唐在短时间之内便绝对不会出现差错。
至于长时间。则就业无法考虑那么多了。
无论任何封建王朝都有着致命的弊端,这一切都会发生改变,后世如何也没有谁能够知晓。
而武则天似乎也已经完全放弃了挣扎。
甚至顾易对此都是颇为诧异。
在他的印象之中,原本历史之中的武则天绝对是一个为了权力能够付出一切之人,哪怕自己的子嗣挡在面前她也会毫不犹豫的出手。
但如今,她是真的老实了!
不老实也没办法!
顾靖的存在就完全阻断了她的所有道路,除非能够离间李治与顾靖之间的关系,不然的话她完全没有任何掌权的可能。
没有任何朝臣会选择背离当前的盛世去得罪顾氏占她的边。
武氏的影响力终究还是太差了。
在顾氏数百年来的底蕴面前,武则天的所有前路都已经断了,也容不得她不老实一些。
乾封二年。
明州、东莱等地的港口相继建造完成,海上贸易之事再次迎来了发展。
在当前整体制度支持的情况之下。
无数商人涌入其中。
不仅仅是那些家产惊人的大商人,同样也包括不少小商小贩,虽然他们一家的财力不足以支撑他们前往海外。
但各家相互联合起来所创立的商会边境足矣凑够所需的钱财。
顾靖同样也在盯着这件事。
——无论是各地的商会都需要经过朝廷的认可,并且在针对这些海商们的税收之上,他也进行着严格的监管。
抬高数学的妙用在这种时候就会得到完美的体现。
税率清晰,执行严苛。
沿途税卡林立,商队携带的奇珍、香料、琉璃、骏马乃至奴隶,都需按值课税,不容偷漏。
就算有人能够贪赃枉法,但终是影响不到大势。
除此之外,便是开凿各地之间的运河,以及用于农业上的水利工作。
外商们所带来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之下便起到了作用。
并且此举也在刺激着整个大唐的经济。
通过海商以及外商等所产生的税收,用这些钱财来召集百姓,开凿运河,简单的经济效应在这种情况之下就会形成闭合。
而随着海商的大规模发展。
这对李承乾与顾磊亦是一种极大的帮助。
无论是琉球港口所能带来的收入,亦或是各种资源的涌入,都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李治对于自己的这个哥哥是真的有些忌惮。
这或许是每个当权者的通病。
哪怕在刚刚登基之时,对于李承乾他还是不以为意,但当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再加上身体本来就不好,他的心中也难免会生出其他想法。
不仅仅是对李承乾,他对于如今扎根在辽东之地的李泰同样也是有些忌惮。
没错,李泰也并没有如原本历史之中那般死去。
虽然如今身体也是在渐渐变差,但却仍是在世。
还是顾靖劝住了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