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靖自是对这一切深以为然。
他一直都在对着一切进行着监管,就是通过御史台来控制着一切,保证着整个大唐的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吐蕃内部再次生出了动乱。
顾靖的震慑计划虽然没有完全实行成功,但吐蕃内部的矛盾与分裂在他送去了顾氏旌旗之后,终是彻底被点燃了。
这也是必然的。
吐蕃本就是部落制联盟,各个联盟之间的关系本就十分复杂。
在面对大唐面对顾氏这种庞然大物之时。
各部落之间的想法自然是也有着不同。
再加上对外扩张的压力始终都盘旋在整个吐蕃之上,就在这意见分歧之间,来自内部的矛盾便率先爆发了。
历史之中所发生的大败完全没有发生,这甚至都超出了顾易的判断。
但随之而来的同样还有着担忧。
原本历史之中的多次大战完全避开了,包括武则天至今仍是没有半点上位的契机,甚至顾易都觉着她已经完全没有机会上位了。
包括各项制度的发展速度。
这一切如今都已经有了这么大的改变,那顾氏到底是要承担多大的压力?
虽然这一切如今尚且未曾表现出来。
但顾易能够感觉的出来,这种压力可能丝毫不会弱于昔年顾琛那时所带来的影响,这是他必须要关注的。
时间飞逝。
在这一桩桩大事的推动下,大唐国力亦如旭日东升,日益强盛。
这,正是华夏民族的非凡之处。
一旦边疆靖绥,百业勃兴,这片土地深植的禀赋便会粲然绽放。
农业仍旧是其核心所在,但在农业之外,华夏民族的创造力同样也是极为惊人,并且海纳百川,兼容并蓄。
虽然海上茂业之势仍是在初步阶段未曾完全打开。
但这对于九州各方面的刺激却也已经足够了!
来自各国之人总是会带来不同的东西,虽然他们的国家从各个方面来看如今都要逊色于大唐,但总是会有全新的东西。
这些东西都会被整个九州迅速吸收,并加以改进创造出更为不凡的东西来。
这一切都在提升着大唐的实力。
最为骇人的还是人口。
虽然才短短数年时间,但整个大唐的人口便已经提升到了近四千万。
这绝对是一个极为惊人的数字。
与原本历史相比,甚至都已经翻倍了。
当然,这不仅仅是顾靖这一代人的功劳,顾氏的出现本就已经让整个九州免去了很多的灾难。
这正是一代代人传承的结果。
对于这一切的变化,群臣自然也是无比的高兴。
整个大唐朝堂内的风气甚至都已经受到了影响,虽然比不过贞观时期的那种谏言之风,但在整体之上还是向上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