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真的老了。
虽然只喝了几杯酒,但他的身体便已经不堪其重,不得不提前退出宴席。
死亡近在咫尺。
就连李世民自己都感觉到了这一点。
但他却仍是坚持着,在四方使臣面前保持着自己的威仪。
万家欢庆,不仅仅是这宫阙之中。
包括长安城的百姓。
同样在这一场巨大的庆典之中,肆意的宣扬着如今大唐的繁荣。
整个长安城内灯火通明,每一个人的脸上几乎都挂着笑容,这就是如今的大唐都城,当为世界之巅。
也会给后世留下无尽的传说。
然——
于李世民而言,繁华落尽,唯余孤寂蚀骨。
他并未返回寝宫。
而是步履沉缓的独登凌烟高阁。
昏黄的烛火,次第亮起。
李世民是真的寂寞,能够彻底让他打开心扉的,或许也只有这些已经逝去的人。
他就这样缓缓走进凌烟阁,为那一个个已经逝去的老伙计点燃香烛,并告诉他们如今大唐的强大。
这些人之中,其实也不全是那般亲近。
但到了如今这些人也早已成为了他记忆之中不可取缔的碎片。
直至最后——
他这才走到了顾泉的画像之前。
“子渊,大船已成,朕为其取名为拓海号,如今已经扬帆起航。”
他一边为顾泉点燃烛火,一边诉说着近来朝堂的一幕幕,“可惜啊,朕如今也已经到了年纪。”
“不能任性的抛下一切,亲赴番禺。”
“若是不然——”
“朕定要仔细看一看这拓海号能否承担的住你我二人的志向。”
“不过你且放心,朕已经看到了画像,届时也定会详细告诉与你。”
他的语气愈发复杂。
看着顾泉的画像,昔年的一幅幅场景再一次从脑海之中闪出。
从两人相识,再到后续于战场上的配合。
那一幕幕的场景都无比的清晰。
直至玄武门之时,顾泉抛下一切归来,毁去面容来帮助他。
无尽的孤独感不断袭来。
那奔涌的情绪在脑海之中无论如何都熄不下去。
想着顾靖的所作所为,以及最后时的种种,李世民看着眼前的画像忽地竟生出了一个念头。
他倏然转身!
一把抓起案头那支撰写祭文的朱笔!
没有丝毫犹豫,狠狠落下——
浓重、粗粝的墨痕,瞬间覆盖了画像上顾泉那清秀的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