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他而言。
他只需要把持好整个大唐发展的方向那便已经足够了,无愧于李世民亦无愧于九州。
感业寺。
依大唐的规矩,昔日侍奉过太宗李世民、且无所出的妃嫔,如今皆在此出家为尼,日夜为太宗皇帝祈福。
虽然因为顾氏出现并崛起的关系,如今九州的佛教影响远不及原本历史。
但在当前的时代,这种谶纬迷信之说向来是易于传播之事,这感业寺亦是其中产物。
在一众臣子的簇拥之下,李治正缓缓朝着寺庙内而去。
或许是因为今日乃是李世民祭日的关系,众人皆是不由自主的想起昔年的帝王,表情不由得有些沉重。
李治同样也是如此。
他一路低着头,就这样直入寺庙而去。
寺内檀香袅袅。
众尼早已备妥一应祭器、牲醴。
依《大唐开元礼》,李治依循繁复古礼,率群臣行三跪九叩之大礼,献帛、献爵、宣读祝文,恭敬祭祀太宗。
礼官唱赞,群臣俯仰如仪,殿宇间只闻衣袂窸窣与沉穆的步履之声。
待群臣礼毕退至殿外廊下恭候,李治方独自步入殿内,亲奉俎豆,为太宗敬香。
香烟缭绕。
跪于太宗灵位前,他目光格外虔诚,依礼默诵着祭文。
按制——祭祀之时,帝王需静穆虔敬,心无旁骛,禁绝言语喧哗。
时光悄然流逝,不知过了多久,殿侧忽响起极轻的脚步声,紧接着便响起了一道温婉的声音:
“陛下,请进膳~”温婉之声传来。
李治双眸未睁,只淡淡道:“搁下吧。”
按祭祀古礼,彻奠之前不得进食,他自是不可能忘了这个规矩。
轻微的叹息声响起,随后才是食盒落案的轻响。
李治仍是不以为意,依旧闭目凝神,恪守着祭祀的仪轨。
直至暮色四合。
冗长的祭仪终于告一段落,李治这才缓缓睁眼,看向了一旁的食盒。
这一瞥却不由自主地转向侍立一旁的尼姑。
刹那间,李治目光骤然一凝。
似曾相识的轮廓撞入眼帘,让他他呼吸微窒,整个人的表情也是微变,难以置信地低喃:“武……武才人?”
这声呼唤极轻,却瞬间打破了殿内的寂静。
“陛下……”那尼姑闻声,肩头几不可察地一颤,终是缓缓抬首。
四目相对。
她眼中蓄着薄薄水光,深深稽首,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贫尼……拜见陛下。”。
(Ps:武则天的这段历史会有大变,兄弟们放心,月末跪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