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驾回京,自然是要大张旗鼓声势浩大的。n
京中大小文武百官勋贵家眷,无不按品级着装,早早地等候在京郊十里外。n
谢梧这个新册封的崇宁县主自然也不能例外,一大早便和英国公府众人出京等候在道路旁了。n
如今英国公府有品级的不过谢老夫人,谢胤,樊氏和谢梧四人而已,谢奂在羽林卫担任千户,今天是他当值自然来不了了。n
足足等了近一个时辰,终于远远地看到皇帝出巡的队伍缓缓朝这边来了。n
今年刚过完年皇帝就带着人出巡了,据说是要去祭泰山,但去的地方却不只是泰山。这一路浩浩荡荡来回两个半月倒是自在,据说若不是春闱临近被人再三劝谏,这位爷似乎还不打算回来。n
看着地方上那些民生凋敝的情景,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还有心情游玩的?谢梧垂眸在心中嘲讽地想道。n
威严肃穆的武骧卫在前面开道,后面是捧着香花清水,撑着华盖龙旗的宫女太监。再后面才是那六匹骏马拉着华丽精美,宛如一座移动的小房子的龙辇。n
“恭迎陛下回京!”众人齐齐下拜,呼声震天。n
队伍慢慢停了下来,片刻后从龙辇内走出来一个看起来五十出头却已经头发花白的太监。n
他扫了路边跪迎的众人一眼,高声道:“陛下有旨,朕出巡期间众爱卿操持朝政辛苦了,现各自回城,今晚宫中举行大宴以谢众卿,再叙君臣情谊。”n
众人齐声谢恩。n
那太监并未多做停留,转身回了龙辇里,龙辇很快又开始缓缓向前方行去。n
迎接皇帝回京的群臣却依然跪在路旁,直到皇帝的銮驾远去,跪在最前面的几位皇室亲王和左右丞相才站起身来,看到他们起身,其他人这才纷纷起来。n
谢家的位置靠前,谢梧起身就看到不远处沉着脸的秦牧和跟在他身边的谢绾。n
两人自然也看到了谢梧,秦牧脸色越发阴沉起来,谢绾神色黯然不知在想些什么。n
“父亲,方才传旨的公公就是司礼监掌印?”谢梧低声问道。n
谢胤扶着谢老夫人,点头道:“不错,走吧,该回城了,还要进宫参加宴会。今晚小心一些,陛下看起来心情不太好。”n
谢梧有些不解地看他,谢胤道:“陛下若是心情好,方才会出来跟群臣说几句话。”n
满朝文武官员家眷扶老携幼出城十里迎接圣驾,着实是一件折腾人的事情。皇帝陛下离京两月半,面对来迎接的宗室勋贵朝中重臣,连个面都没有露,心情不好是显而易见的。n
谢梧点点头表示明白了。n
宫中最中心位置,皇帝所居的大庆宫里,气氛低沉得几乎要滴出水来。n
夏璟臣刚走到殿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摔东西的声音,眉梢不由微挑了一下。n
当今皇帝是先皇的嫡长子,今年四十有三,单名一个放字。八年前先皇驾崩,他顺理成章地登基称帝,年号泰和。n
泰和帝并不是一个性情暴躁的皇帝,无论登基前还是登基后,都极少看到他暴怒。今儿才刚回来就砸东西,看来确实是心情极其恶劣。n
“出什么事了?”夏璟臣低声问道。n
守在门口的太监也压低了声音,飞快地道:“听说青州出事了。”n
夏璟臣点点头,抬脚走了进去。n
“臣夏璟臣叩见陛下。”n
大殿里,泰和帝穿着一身湛青色云纹绸衫,靠坐在软榻一侧,脸上的神色有几分阴郁。他跟前的殿中跪着两人,黄泽和易安禄立在两侧,也是低头垂手不敢言语的模样。n
泰和帝抬眼瞥了他一眼,道:“起来吧。”n
“谢陛下。”夏璟臣谢恩起身,走到黄泽身边站定。n
泰和帝幽幽道:“这几年朕命你们监察各地,你们倒是好,朕刚出巡走过的地方,你们就给朕整出一起聚众叛乱?”n
夏璟臣目光扫过跪在地上的两人,其中一人脸上被什么划出了一道血痕,血迹正缓缓从伤口往下滑落,但他却不敢伸手去抹,只能一动不动地跪着。n
这两人是皇帝派到青州的镇守太监。n
难怪陛下如此动怒,镇守太监负责监察各地兵马,若有用兵他们也需要协助。这两人出现在这里,青州只怕是情况不妙。n
“奴婢有罪!请陛下责罚。”两个太监以头触地,齐声请罪。n
泰和帝轻哼了一声,问道:“这两个奴才,该怎么处理?”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