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TXT > 第294章 汉扁壶(第4页)

第294章 汉扁壶(第4页)

这一种,专门骗高手。

单主任打过眼,吕所长打过眼,乃至耿先生、徐先生,王老太太都打过眼。

当然,林思成也打过眼。

抛除这些,剩下的差不多两成,才是真品。

而潘家园占地近五万平方,文物书画、文房四宝、瓷器玉器、木器家具,丝布铜币,牙角料器,等等等等摊位近四千个。

每个摊位少算点,现售加库存三到四千,四千个摊位是多少?

差不多全国人民每人能分一件。

再算算,占比百分之八十左右的赝品,又有多少?

全球最大的假货市场,毋容置疑。

关键还在于,这两成的真品当中,能称得珍品的十不足一。其中的九成都只是一些普通日用品,除了年代久一点,基本再没有任何价值。

所以在这儿淘东西,眼力只是其次,运气要排第一位。运气不好,你逛一个月,可能都碰不到一件好东西。眼力既便再高,毛用都不顶。

前世的时候,林思成最长的记录是三个月:连逛了三个月的潘家园,没花出去一分钱。

暗暗感慨,车开到了地头。

不愧是京城最具特色的旅游景点:人头攒动,川流不息。甫一踏入,声浪便如潮水般涌来,瞬间裹住了耳膜。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独特的味道,有陈年木质经年累月散发的气味,也有旧书纸张特有的墨香,更有铜器氧化后的金属锈气,更有拥挤的人流蒸腾出的体息。

通道七纵八横,仿佛迷宫,店铺鳞次栉节,无尽无穷。

床单就地一铺,各色物件铺陈其上,就是一方天地。

新出土的陶俑,脸上还沾着干结的泥点,咋看咋像生坑货。明清官窑的瓷器残片在红绒布上熠熠生辉,摊主正唾沫横飞地讲故事:“老板,你看这款,正儿八经的康熙爷御用”。

旁边的摊上玉器如山,仿古珐琅七彩流溢,锈迹斑斑的铜锁、秤砣、烛台随意堆在一起,成捆的字画卷轴斜倚在墙角。一串串菩提、蜜蜡、玛瑙手串在阳光下流转着油润的光。

霎时间,一股久违的感觉涌上心头,林思成的眼中流露出异样的神彩。

上一世,他在这儿走过眼,吃过亏,更上过当。当然,也捡过漏,发过财。

三十郎当岁,能在京城买的起门面开的起店,更能办得起实验室和修复中心,其中有一小半的起步资金,就来源于这儿。

一有空就来逛,那八年间除了故宫,就数在这儿耗费的时间最久。潘家园的每一店家,他都能叫出名字来。每一条过道,他闭着眼睛能走三个来回。

所以,一来到这儿,感觉跟回了老家一样……

看林思成双眼放光,像是被震住了一样,景泽样撇了撇嘴。

他撇的不是林思成:别说外地人了,包括老外来了,照样被震的一愣一愣。

满地的玉器,满地的古瓷,像极了紫檀木的老家具堆的像是垃圾。就感觉,进了宝库一样?

第一次来,难免好奇,甚至于震惊。像林思成这样的,已经算是够矜持了。至少没一头扎进去,问东问西。

他撇的是这地儿:千万别怀疑,逛完一条道,几十上百个摊位,十有八九碰不到一件真东西。

景泽阳并不怀疑林思成的专业能力:学的是考古,干的也是考古,能被文研院当宝贝一样的伺候,能耐可想而知。

但考古是一回事,搞研究又是另外一回事。关键还在于这地儿:不怕你不懂,就怕你懂,但又不是最顶尖的那种。

因为外行来这儿,大都抱着“赔少点儿就是赚”的心态,顶多花个千儿八百。

但行家一来,看到好东西难免手痒。既便很谨慎,但错过这一件,后面还有成件上万件,总能一件能让你掉坑里。一赔,就是几万十几万。

说直白点:这鬼地方坑的就是行家,故宫的专家来这儿也照样打眼。

景泽阳就觉得,既便是看在王三叔的情份上,也得提个醒。

“林表弟,千万别眼热!”他老气横秋的叹着气,“在这栽过跟头的老江湖不是一两个,其中就包括王三叔。”

林思成忍着笑:“谢谢景哥,既然来了,先逛逛再说!”

“对,来都来了。看到喜欢的,花个千八百买个一两件,再多就算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