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 第63部分(第4页)

第63部分(第4页)

皇甫嵩看得心折,开怀大笑道:“有此等勇士,今日必破城矣。”

临行前,盖俊对盖胤小声道:“打下一面墙,后面就交给别人,别傻乎乎硬冲。”

“诺。”

盖俊爬上高高的望楼,眼见盖胤等人没受什么损伤就登上城,不由松口气,接着心又紧了一下,看着手下一个接一个掉下来,又是心疼,又是无奈,干着急,这种感觉着实难受。伤亡不可避免,他在心里这样安慰自己,试图让自己恢复冷静。

不知过了多久,一面象征着汉军的大旗在城头上迎风招展。

城破了。

盖俊不想再看到清水河边的一幕,为太平道求情,被皇甫嵩拒绝,在皇甫嵩的有意纵容下,大屠杀开始,直到天黑才收刀,十余万太平道教徒活下来的不足一万人。

自此,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黄巾起义被镇压,历时九月有余。

第二卷负笈进京第一百四十八章羽林

更新时间:20118182:12:05本章字数:4665

皇甫嵩平定黄巾叛乱后,上奏请免冀州一年田租,以赡饥民,冀州民众歌曰:“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

盖俊心头感到迷惑,一面是屠杀黄巾数十万众,相当于凉州一州总人口的冷血屠夫;一面是甚得军心,百姓感恩戴德的皇甫中郎,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他?盖俊最后只能用他是一个汉代人,一个自幼受到儒家教育的汉代人,既有身为统治者对叛乱者凶残的一面,同时又不免怀着儒家“民为贵”、“悲天悯人”的精神。这就是儒家,矛盾的儒家。

等待朝廷封赏的日子里,众人惊闻噩耗——凉州反叛!在天下即将恢复安定之际……

盖俊看完战报,气得鼻孔生烟,他早就看出先零诸羌酋脑后有反骨,不是个东西,这不,他前脚离开北地,后脚先零羌就反了。其等勾结陇西、金城一带盗贼马匪,共立湟中义从胡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杀护羌校尉泠徵。金城人边章、韩遂素著名西州,群盗诱而劫之,使专任军政,杀金城太守陈懿,攻烧州郡。如今,金城、陇西、汉阳、安定、北地五郡皆反,唯有武都郡及河西四郡还在大汉国控制下。

下曲大营诸将心头战栗,剽悍的凉州人可不比中原泥腿子,想想东汉以来三次规模庞大的凉州羌人大起义,第一次大汉国动用二十余万军队,花费五年,把凉州打成一片废墟才成功平叛。第二次大汉国集结十万军队,被打得全军覆没,其后又调重兵,经过六七年征杀,终于平息叛乱。第三次更是耗费十年之久,钱数十百亿计,要不是段颎段纪明最后关头高举屠刀,杀得羌人元气大伤,说不得还要乱个五年八年。可这次凉州人起义不同以往,以前都是羌人自己闹事,影响还不大,如今汉人也加了进来,使问题复杂百倍,大汉国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吗?

比诸将更怕的是随盖俊、傅燮等人入关的北地先零羌,唯恐大汉国不分青红皂白,将他们当做叛贼杀死。

盖俊第一时间找上贞良,他是安定郡先零羌,因他有射雕之能,在羌人中威望极高,由他出面安抚众羌最好不过。当然,先要先让他安心,盖俊找上他开解道:“你们随我征战半载有余,辗转数千里,歼敌无数,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只要你们忠心于大汉国,朝廷绝不会动你们分毫。”

“……!”贞良抿嘴默然。

“你不信我?”

“盖射虎这是哪里的话……”贞良跟随盖射虎半年多,深知其为人,他既然承诺了,必然无假。

“那现在给你一个任务,安抚好先零族人,我不希望有人逃跑被抓回来处死,他们都是对我大汉国有功之臣。”

“诺。”贞良脸色很凝重,他的家人、朋友现在都是大汉国叛逆,而他则为大汉**士……

盖俊洞悉贞良心思,对着他心窝轻轻给了一拳,摇头离开。行出不远,悠扬婉转的羌笛传入耳中,雄浑中带着哀怨,苍凉下无尽凄美。马腾又想家了,这次比以往更加强烈,马腾一家老小皆在陇西,而陇西正是叛乱的重灾区。

盖俊来到马腾处,意外的看到麹义,坐到他身旁道:“麹兄也在啊……”

麹义苦笑着点点头。

盖俊以为麹义是担心家人,安慰道:“麹兄家族乃是金城大族,无须担心。”

麹义满嘴苦涩道:“这才是最糟糕的……”

“嗯?”盖俊不解其意。

“麹氏一族跟着叛贼反了。”

盖俊目瞪口呆:“麹兄……”

麹义轻声道:“是的,家族把我放弃了,除非叛乱平息,否则我再也回不到家乡了……这样也好,我已经向皇甫中郎提议留在冀州,也算是落叶归根吧。”盖俊以前听麹义提起过,金城麹姓原本姓鞠,是平原大族鞠姓的分支,前汉尚书令鞠谭避乱到凉州金城郡,遂改姓麹。平原虽属青州管辖,却与兖州东郡一样横跨黄河南北,紧邻冀州,所以麹义才会说落叶归根。

袁绍麾下第一猛将麹义原来是因为这个原因留在冀州的。盖俊没有为探得历史秘密而高兴,反为麹义感到难过,他无法想象一个汉代人被家族抛弃会是怎样的痛苦,这件事无疑会影响麹义一生,他这辈子再难相信任何人了。

三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