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李世民李承乾父子年下 > 第191章 聚焦安史之乱(第2页)

第191章 聚焦安史之乱(第2页)

“大唐,有一场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叛乱,今日朕想与先生聊一聊这个问题。先生以后世的眼光,替朕分析一下这一场战争。”

高慎微思索片刻,“陛下说的那一场叛乱,对后世的确影响深远。

后世王朝,对武将严防死守,重文轻武,唐之后,华夏武德不兴,多有那一场叛乱带来的阴影。”

李世民道:“边地不可能不驻兵,不能因为发生了叛乱,就放弃对边地的戍卫和治理。”

高慎微道:“动乱即是分歧,分歧的核心就是利益。

关陇世族吃肉,山东世族喝汤,长久以来这样的局面,引起了山东世族的不满。

叛乱过后,管控地区许多勋贵大族被杀了个干净,山东世族在大唐朝廷话语权大大增强。

这一场叛乱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关陇和山东两大世族,在利益上分配不均。

有人总说,随着长孙无忌之死,关陇世族被打垮了,认为这是高宗皇帝和武周女皇的胜利,我认为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李唐皇帝出身关陇,李唐皇族才是关陇最大的世族,只要大唐王朝还在,李唐皇族的统治还在,关陇就不能说被打垮。

长孙无忌之死,恰恰是唐初的一场利益再分配,是关陇李姓皇族向山东世族退让的表现,是平衡关陇和山东两大世族的一场政治操盘。

把已经退出朝局四年,在家里编书的长孙无忌拎出来做马前卒,国舅的份量足够,也可见关陇李姓皇族的诚意。杀一个闲人,也将退让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胡闹!”李世民拍案怒斥,并不觉得这一步棋走的多好,“承乾就是你教坏的,思考问题始终从臣的角度出发,不去忖度君的得失。

外戚也是皇帝的颜面,辅机若是太国舅,拎出来做马前卒也就罢了。

皇帝正经的舅父,拿自己舅父做马前卒示好,损的是皇帝的威严。

退一万步讲,就算拿辅机做了马前卒,那就得拍死这个罪名,皇帝还能落一个大公无私的好名声。

即便要平反,那得长孙家后继有人,能拉出来和山东世族打擂台,咬下山东世族一口肉来。

如此,平反还有点意义,关键是长孙家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人。

这样的前提之下,为长孙家平反,就是一步蠢棋。

它意味着,李唐皇族当初对长孙家的处置,就是一场妥协和示弱,皇族的威严将会受到更大的冲击。

皇族可以妥协,可以让步,但不能摆到明面上来。”

高慎微十分平淡的听着,问道:“长孙无忌谋反这些事情,不会是高明说得吧?”

如果是,这孩子也太没城府了!

李世民道:“这些是另一个承乾刺激朕得时候说的。”

高慎微继续道:“军事层面上,府兵对土地依赖性太高,那一场叛乱爆发之后,边军势如破竹,到中原腹地长驱直入。

归根到底,就是中原腹地的土地兼并,已经没有太多土地用于养兵,中原腹地兵力空虚,导致了军事部署上外重内轻。所以,叛乱发生之后,中原无力反制。

再有,就是租庸调的赋税制度,难以为继,老百姓负担加重,老百姓和朝廷的矛盾与日俱增,为叛乱提供社会基础。”

李世民道:“朕是听明白了,说来说去,就是以土地为基础,以经济为表象,以利益为核心,作用于政治层面上,利益的再分配问题。”

高慎微点点头,“任何一个时代,土地都是王朝赖以生存的基础,包括未来的新时代。”

新时代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要原因,土地国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