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将现有的标准废掉,启用全新的标准,是最简单有效的方式。”
而且采用全新的名字和标准,也便于宣传。
直接告诉百姓,以前的标准废掉了不能用了。
然后再告诉他们,新标准是什么样子的。
朱标微微点头道:“有道理,你对新标准有什么想法吗?”
马钰说道:“古人以粟米的直径为最基本的长度单位,十粒粟米连接在一起就是一寸。”
“我们就效仿古人,也以粟米的直径为标准。”
“一千粒粟米连在一起的长度,作为基本长度单位,命名为米。”
“将米等切成十份,是分米;分米切割成十份,是厘米;厘米切割成十份是毫米……”
“里的长度倒是不用变,我计算过一里恰好是五百米左右。”
长度单位变了,顺带的面积、体积等单位,自然也要变。
马钰就引入了米、平方米、立方米,升、千升等等。
并且他还引入了标准物的概念。
“比如朝廷制作一把特殊的尺子,天下所有的尺子都必须以它为标准,以减少误差。”
“这把尺子就保存在皇宫,然后以这个尺子为基准,打造更多标准尺发放给各府县。”
“各府县再以标准尺,制作更多的尺子发给民间,一步步普及……”
“白金硬度足够、耐腐蚀、不易变形,我觉得最适合用来制作标准物。”
“……”
朱标见他说的头头是道,就知道他定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关键朱标自己也觉得,这么一改好像更加直观了。
米、寸米、厘米、毫米等,递进关系非常明显,比尺、丈、里等简单易懂。
到这里,他已经比较倾向于马钰的方案了。
但……
“事关重大,等回宫后我就和我爹商议,看他是什么意见吧。”
“不过我觉得他肯定会同意的。”
毕竟这也算是文治的一部分,给他的功劳簿上增添光彩。
没有拒绝的道理。
接着两人又就方才的问题,进行了重新梳理。
主要是帮朱标进一步理解这些内容,方便他去操作。
并且还找来纸笔,对关键信息进行了记录。
毕竟今天说的东西很多,不少还算是比较复杂的,光靠脑子很难全部记住。
记下来无疑是最好的。
一直到下午,朱标才带着厚厚一摞纸离开。
将朱标送走后,马钰也长舒了口气。
重新确立度量衡,全面采用更加方便的十进制,是他早就有的想法。
这次终于一并告诉了朱标。
至于朱元璋会不会采纳,他并不着急,反正有标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