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靠咱一个人是无法做到了,需要天下仁人志士一起出力才有希望。”
“伯温,你可愿意助咱。”
在论证温寒变的过程中,刘伯温已经完成心态的转变。
此时听到朱元璋的话,他立即下拜道:
“谢陛下器重,臣必为大明江山社稷,为天下万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元璋笑道:“咱就知道,伯温不会让咱失望的。”
然后他面色一肃道:“温寒变的事情既已结束,你就抽身出来吧。”
“正好有一件大事,咱想交给你去处理。”
然后他就将凤阳营造贪腐问题说了一下:
“咱给你便宜处置之权,务必将此事查清楚,决不能漏掉任何一个硕鼠。”
刘伯温松了口气,只要不是让他在中枢搞内斗就行。
不过他也想到了另外一个难点,于是开口说道:
“凤阳营造是李相推举的人才,臣去处置怕他会反对。”
实际上这就是在暗示,这事儿可能会牵扯到李善长,该怎么办?
朱元璋说道:“李相乃大明开国第一功臣,深明大义,必不会因私废公的。”
“你放心去查即可。”
“但也要保持清醒,莫要因为那些人的攀咬就牵连到无辜之人。”
言外之意就是,李善长这边咱会处置好的,但也不要把这事儿牵扯到他身上去。
剩下的必须从重从严处置。
刘伯温心中的石头彻底卸下,说道:
“臣遵旨,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贪官污吏。”
之后朱元璋又和他说了一下凤阳皇城营建问题。
并明确告诉他,都城将会放在安阳。
至于凤阳皇城,大部分非必要建筑都会被砍掉,然后将还在修建的建完。
剩下的暂时停工,将工匠和物资都抽调到安阳去。
“先集中力量营建安阳,凤阳皇城暂时放一放吧。”
“你去凤阳除了调查贪腐案,顺便也将此事给办了。”
安阳?刘伯温马上就猜到和宝鼎有关。
又回忆了一下地形,倒也觉得合适,于是欣然领命。
第二天早朝刘伯温上奏,经过对历史文献的总结,发现了一个新的周期变化。
温寒变。
一个周期为八百年。
钦天监监正邬秉让,以及其他参与人员全部出面证实。
事实上,这件事情早就有风声传出了。
毕竟刘伯温拿到特权,又是令天下各地上报记录,又是派人去各地实地考察。
大家自然很好奇在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