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福建的李文忠接到军令,也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即乘船前往北平。
一路上也在思考,要如何应对这一战。
只是他这次只是副将,真正做主的还得是常遇春。
这又让他不得不思考,常遇春会作何选择。
最终他制定了上中下三策,到时候看常遇春选哪个吧。
一路到达北平,在中军大帐见到了常遇春。
一见面常遇春就大笑道:“哈哈,思本你终于到了。”
思本是李文忠的字,长辈、关系亲近之人,多以此称呼他。
李文忠行礼道:“累将军久等,文忠之过也。”
“你就是礼多。”常遇春说着,就拉着他来到军用地图前:
“你向来足智多谋,对当前局势,可有良策?”
李文忠顿了一下,说道:“我有上中下三策可供将军参考。”
常遇春说道:“哦,说说都有什么。”
李文忠回道:“上策据城而守……”
常遇春都不等他说完,直接打断道:“中策呢?”
李文忠毫不意外,继续说道:“中策可诱敌深入,围而歼之。”
“元朝连战连败,急需一场大胜鼓舞人心。”
“若我们露出破绽,他们必定会穷追猛打,我们可于险地设伏围歼。”
但如果敌人不上当,那劳师动众最后毫无所获,还有可能会被人笑话。
常遇春摸了摸下巴,道:“有点意思,下策呢。”
李文忠脸色一凝,沉声说道:“下策……出塞。”
“砰……”常遇春一拍桌子,大声道:
“哈哈,英雄所见略同,我也以为当主动出击。”
“凭什么每次都是他蒙古人入关打我们,今日也叫他们知道,我大汉儿郎也可出塞打他们。”
李文忠心道,果然。
在自己来之前,他就已经想好要主动出击了,方才不过是试探自己的态度罢了。
常遇春用兵就四个字,简单粗暴。
前年讨论北伐计划的时候,就因此被皇帝批评。
这次让自己来辅佐他镇守北平,大概率也是怕他轻敌冒进。
但李文忠想说的是,舅舅,我也想当霍去病啊。
之所以拿出上中下三策,不过是不想抢了主帅的风头,同时也是试探常遇春的态度。
万一他没有冒进的想法呢。
事实证明,常遇春就是常遇春。
主帅和副帅都想出塞,那就剩下一件事情了,如何出塞。
两人的目的很简单,攻破元上都。
元朝施行的是两都制,上都和大都。
元顺帝从大都逃走后,就是去了上都,在这里指挥元军与明军作战的。
常遇春和李文忠一致决定,此行的战略目标,攻克上都。
两都直线距离两百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