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看着地上碎裂的石头,又看了看马钰,脸上布满了阴霾。
“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
常遇春那可是他最倚重也是最信任的手下之一,骤然听到有人拿卸甲风说事。
他第一反应就是,此人不安好心。
如果不是之前已经积累了一定信任,他早就命人严刑拷打了。
马钰正色道:“我并非诅咒常帅,也不是说他一定会得。”
“只是得知了常帅的事情,联想到家族那位长辈,才冒昧出言提醒。”
“如果陛下认为此举不当,我愿意为此道歉,并接受处罚。”
朱元璋质问道:“大明战将如云,如这般的将领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为何你独独认为伯仁……”
马钰沉声说道:“说句难听的,其他将领的死活与我何干?”
“但常升把我当兄弟,我就得做对得起兄弟的事情。”
“既然知道了这么做有危险,就不得不出言提醒,否则我良心不安。”
马皇后也在一旁说道:
“我知你担心伯仁,不想听到对他不好的事情。”
“但钰儿也是出于忠义之心,并非有意诅咒,你莫要过于生气。”
朱元璋深吸口气,按捺住怒火,转头喝道:
“郑良琦呢,怎么还没有过来?”
内侍们吓的瑟瑟发抖。
马皇后挥挥手道:“你们先下去吧,再派个人去催一催。”
内侍们如遇大赦,连忙退出正堂。
马钰心里也庆幸不已,还好提前结识了常升,要不然这事儿真没法解释。
事实上他一早就在思考,怎么出手救常遇春。
但思来想去,都没有任何的办法。
毕竟两人根本就不认识,要说他冲锋陷阵……
那大明军队里,冲锋陷阵的多了去了,你凭什么单单说他?
直到结识了常升,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不用做太多解释,只要咬死是出于对常升的兄弟情,谁都挑不出大毛病来。
最多就是斥责他年少不懂事瞎胡闹。
至于他们会不会听……
不论他们听与不听,他都会做。
因为他有必须要这么做的理由。
很快郑良琦就带着另外两名御医,和几个助手来到坤宁宫。
感受到这里压抑的氛围,他们不禁心头一颤,更加小心起来。
朱元璋没有啰嗦,直接问道:“你们对卸甲风可有了解?”
郑良琦上前一步回道:“回陛下,人大汗之后,风邪易侵,气血不通,不通则痛……”
“此是为卸甲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