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格森显然吃了一惊,吸了口冷气的同时,双手撑住桌面站了起来。
“这是个极度危险的家伙,我们对他的认识还是肤浅了一些。”
。。。。。。
名与利是一对好兄弟,要来都来,要走都走。
尤墨来到伦敦之前,大大小小的媒体,电视台,网络,当然也包括街头巷尾的议论,都唯恐力度不够一般,反复渲染,使劲夸张。真正等到赛季开始,几场比赛一打,球队的表现远远盖过了他的个人风头。此时更多地被媒体拿来讨论的,反而是他的风格与球队不搭的问题。
这种状况实属正常。
卫冕冠军的技战术打法早已经过严苛考验,无论是场面还是结果,都证明了温格这套办法足以打造一支豪门球队。尤墨的踢球风格距离正统的青训系统出品差距甚远,他擅长的事情压根没有可复制性。
无法复制意味着很难形成默契配合,入队时间尚短的情况下,主力位置不保也算情理之中。
如此一来,即使创造了俱乐部的转会纪录,他仍然是被拿来丰富球队的战术选择所用。整支球队还是按照上赛季的老路子在前进,压根没有把他竖立成核心,专门为他打造战术体系的可能。
连续的胜利之后,他其实还算不错的表现被进一步掩盖,虽然没有无良媒体把“水货”的大帽子扣在他头上,但个人影响力下降是不争的事实。
这种状况导致他的商业价值直线下滑,来英国两个多月了,新的合作伙伴居然一个都没谈下来!
和他在德国无人匹敌的人气相比,目前阶段显然有些高开低走的嫌疑。
其实如果主动降低门槛的话,商业合作伙伴并不缺人选。但克莉斯娜现在可不是新嫩一个,那些觊觎尤墨背后的庞大市场,想乘机捡便宜签长约的家伙,统统被她无视!
诚意,价钱,实力,缺一不可,三个条件都满足之后,才有坐下来谈判的机会。
如此高的姿态自然难让同样心高气傲的英国佬们接受。
“在这支即将横扫欧洲的兵工厂战车里,他只是一门普通的榴弹炮而已,还真把自己当成虎式坦克了?”
“中国市场没什么了不起,那里的人们穷的买件衣服都要考虑会不会影响肚皮问题,即使有富人,也不会对足球感兴趣!”
“一年一百万英磅?天呐,到底是谁疯了?”
这样的议论充分贴和了英国佬们的酸葡萄心理,或者拍拍屁股走人,或者继续观望,或者由粉转黑,冷嘲热讽,反正就没一个有足够的诚意继续谈下去。
克莉斯娜足足忙碌了一个多月,都没有能进入第二轮谈判的对象!
联赛完败给切尔西队之后,指望这支球队横扫欧洲的梦想迅破灭,连带着商家们也有些意兴阑珊,无法对于联赛杯独中两元的家伙提起兴趣。
直到这场比赛结束。
商人无利不起早,自己打自己脸什么的毫无压力,英国人再好面子,也架不住媒体们的疯狂热炒。比赛结束的当晚,克莉斯娜就接了不下十个会谈请求电话!
要是搁以前,经纪人绝对先挑几个不顺眼的撒开了嘲讽一番。
不是嫌影响力不够吗?
不是怕中国市场没有消费能力吗?
不是嫌贵吗?
现在一个个的诚意十足,早干嘛去了?
还好,与各种大佬们打交道多了,她也慢慢明白了一些事情。
竞技世界是最残酷的舞台,没有人能一直风光无限下去。同样,你无法要求别人只是凭借过去的表现,来决定对于市场形象高度重视的商家们。
能在商业领域做到顶尖的家伙们,同样理解顶尖运动员的来之不易,感情用事这种东西,显然是弱者用来给失败找的借口而已。
这些感悟她觉得挺重要,于是在汇报完情况后,郑重其事地告诉了雇主。
尤墨只是简单地应和了两句,就再没表看法。
脑袋里,却浮现了更衣室的那张憔悴的脸。
感情用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