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杨沅提前派出大量谍探,策反当地汉人将领和士兵,吸引金军倒戈。
有了箭筈岭守将蒲察阿里布主动归降,得享富贵荣华的例子,再加上大军压境的威胁,杨沅相信会有大量金国将领倒戈。
至于后勤保障方面,之前四川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筹措战备物资。
如今再加上西夏给予的后勤供应,完全可以保障这场大战役的需要。
举凡行军路线上的勘察、临时驿站的设立,保障信息传递和伤员救治等措施,也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
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这时,东风来了。
朝廷的旨意到了。
朝廷之前收到西夏和谈,欲与大宋结宗藩关系的时候,就极是扬眉吐气。
毕竟在此之前流传于临安的,还是吴拱和刘锜两路大军要殁于西夏的悲观消息。
可是转眼之间,杨沅成功翻越大雪山,杀了西夏军一个措手不及。
他不仅成功解救了刘锜方面军,还重挫了西夏军。
结果,这个喜讯刚刚传到临安,喜乐的气氛还没消散,马上又是一道消息传来,西夏国相任得敬献国投降了。
小皇帝大喜若狂,忙去太庙把这个好消息祭告了祖先,随后便是一连串的封赏。
任得恭被封爵为国公,官封陇右大都护,其余一干人等也各有封赏。
杨沅及其所部将领大多加官晋爵,杨沅本人加封少保,开封仪同三司,爵封国公。
大宋爵位,有亲王、郡王、国公、开国郡公……,依次往下。
在整个大宋历史上,异姓生前封王的,一共也不过五人。
他们分别是魏王符彦卿、太原郡王王景、广阳郡王童贯、同安郡王杨存中、清河郡王张俊。
杨沅的功劳,已经可以封王了。
只是他资历太浅,年纪太轻,现在就封王,那以后真就封无可封、赏无可赏了。
马上就是陕西战役了,现在封王,那时再立战功,怎么办?
所以朝廷中计议良久,给他封了一个国公。
以后,他哪怕再不立寸功,只管躺在功劳簿上熬资历,再过二十年,也必然是稳稳当当一个生前的王位到手。
消息传到西夏,任氏家族成员心中的一块大石落了地。
被杨沅拉拢、扶持起来的西夏罔氏、刘氏、王氏等几大氏族,也都各有所得,心满意足。
拓跋氏现在是必须要被打压的,不过,为了牵制这些新崛起的氏族,朝廷按照杨沅的奏章要求,对拓跋厚和拓跋黑衣也进行了封赏。
这一举动,也避免了拓拔氏的诸部落走极端。
如此一来,西夏各方势力算是达成了一个微妙平衡。
圣旨上还命令,把西夏皇帝李仁孝、三位亲王,以及他们的家眷,全部送往临安。
李仁孝被封为安顺侯,从此要在长安做寓公了。
“少保放心,李仁孝身边的近侍护卫,全都安排了我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