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沅近前一步,道:“官家,臣有些想法……”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顿了一顿。
赵瑗会意,说道:“殿上的人,都是朕潜邸时的老人,卿可信任之。”
殿上的内侍宫娥连忙欠了欠身,一脸激动。
杨沅道:“是!
臣以为,官家登基还不到四个月,有些事推行的慢了些,又何必太着急呢。”
赵瑗苦笑道:“如果连这么点事,都要耗费几年光景去推动。
那朕就算活上一百岁,能做几件事呢?”
杨沅摇了摇头,道:“臣幼时顽皮,有时跑到山坡上玩,会推石下山,以为游戏。
不知官家可曾玩过这样的游戏。”
赵瑗一呆,他还真玩过。
他是八岁入宫成为皇养子的,入宫之前虽然是皇室后裔,可他这一房已经快跟平民差不多了。
许多平民家孩子玩过的游戏,他也是玩过的。
在成为一个乖巧听话的皇养子之前,赵瑗也是一个顽皮好动的孩子。
赵瑗点点头道:“朕……幼时倒也玩过这样的游戏。
怎么?”
杨沅道:“那石头若是稍大一些,刚刚推动起来时便会很吃力。
臣经常要推一下、收一下、再推一下……
让那块石头反复地晃动,晃动的幅度越来越大。
当它的力道大到足以滚落下去时,臣只要稍稍多加一把劲儿,它就可以一路砸下去,越来越快,无需臣再推动一下。”
赵瑗听了不禁若有所悟。
杨沅道:“现在有些事,需要反反复复,耗费大把的气力,可是能推动的,也只有那么一点点。
但这并不意味着,以后每做一件事,都是如此艰难。
当大势成时,官家将无往而不利。”
赵瑗听得悠然神往:“那朕现在应该怎么做,就由着这些老臣挟大义名份相阻挠?”
杨沅想了一想,道:“臣以为,官家现在只要做好几件事,明年改元便有大转机、生新气象。”
赵瑗微微倾身,盯着杨沅道:“讲!”
杨沅道:“一,固兵权。
兵权在握,就翻不了天,官家何虑之有。”
赵瑗微微一笑,颔首道:“这一点,朕一直很警醒。”
杨沅暗暗吐槽,何止你警醒。
你们老赵家的皇帝,不管明君昏君,在这一点上,个个都很警醒。
严重点的,都快赶上葛朗台了。
杨沅道:“第二点,养望。”
赵瑗微微一怔:“养望?”
杨沅道:“是,臣子需要养望,官家同样需要养望。
如果今日是先帝想一改主张,那么推动新政绝不会如官家一般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