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临安不夜侯精校版TXT > 第587章 猛药(第3页)

第587章 猛药(第3页)

突然冒出个手握重兵的反叛者时,国内根本无兵可用。

唐玄宗当时派出的封常清、高仙芝等名将,统领的都是刚刚成军不到一个月的老百姓,根本形成不了战力。

有了大唐的前车之鉴,又有了五代十国将领们轮番干掉老大,自己坐天下的“习俗”

,大宋才做出了这样的安排。

在当时来说,它就是最好的安排。

只不过,任何一种制度,都应该随着时局的变化而变化。

但是任何一种制度,在形成、稳定下来的过程中,一定会形成一大批既得利益者。

到了该做改变的时候,他们就会跳出来成为阻碍变革的阻力。

于是,曾经最优越、最合适于当时的制度,在该改变时不改变的情况下,最后就成了反噬的恶兽。

然后,后来者就把它做为一个教训,再次尝试研究出一种更加先进的制度。

但是,世间没有完美无缺的制度。

每一种汲取了前朝教训的新制度,在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后,都会再次成为后来者的一个教训。

这个怪圈,一直打不破。

对于宋朝而言,它在建国之初便定下的这种最合适的军事制度,现在已经开始拖后腿,到了可以适度做出改变的时候了。

但是惯性使得很多人对此顾虑重重,不敢轻举妄动。

比如陈康伯和陈俊卿,他们是坚决站在官家赵瑗一边儿的,但他们也忌惮让武将拥有更大的权力。

文官的权力一旦失去了节制,他追求的是权倾朝野、唯我独尊;

武将的权力一旦失去了制约,他会干什么?

适度做出改变?

到什么程度算是适度?

一旦这个适度其实是不适度的,我岂不是成了天下罪人?

因此,陈康伯和陈俊卿也没有即时表态,他们要等杨存中来了,弄清楚原委再说。

杨存中来了,他刚一到,汤思退便咄咄逼人,向他质询起了擅自调兵一事。

杨存中坦然道:“首相、各位执政,杨某并未擅自调兵,杨某是受命于监国晋王,拿到令箭兵符,方才签署调兵之令的。”

汤思退道:“朝廷用兵,向来是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帅臣主兵柄,各有分守。

帅臣概由文官出,战罢缴兵。

请问杨枢使,此番调兵出京,以何人为帅臣,为何我等宰执,无一人知晓?”

“帅臣由天子任命,这是规矩。

帅臣必由文臣出,这可不是规矩。”

随着声音,晋王赵璩昂然而入。

他就知道,调兵出京这事儿,瞒不了太长时间。

沈该等人纷纷离座施礼,见过监国。

赵璩摆摆手,走到上首,把沈该的位子占了,说道:“本王受天子所托,今为监国,代持天子权柄。

枢密院是受本监国所命调的兵,三司是受本监国所命出的兵,至于帅臣……”

赵璩向几位宰执看了一眼,道:“本王一共调了三千兵,分赴三处,每处不过一千。

不是甚么紧要大事,甚至用不到粮草辎重,地方官府便足以供应而不伤元气,因此未派帅臣。

兵贵神速,未及告知诸位大臣,这不,昨日发兵,今日本王便来告知了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