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灯光从庄睿手里闪亮了起来,这可不是什么防水手电,就是最普通的手电筒,只不过是被庄睿用塑料袋包裹住带进来的。
“任哥,这就是那箱金饼,您看……这两边的岩壁,是不是有被人工开凿的痕迹啊?”
庄睿等任春强稍事休息了一下,将手电对准了地面的那对金饼,等任博士上去翻看了一会之后,又照向两边的岩壁,尤其是再水潭周围,人工开凿的痕迹十分的明显。
“没错,是人工开凿的,这条暗河应该是喀斯特发育中期形成的,并不适合人类生存和储存食物,看来,这并不是蒙古人建造的避难所了……”
任博士在打量了一番之后,神情变得有些激动了起来,喃喃自语道:“曾经有人传说成吉思汗陵是在水里的,难道……传说是真的?”
“还有这种传说?”
庄睿闻言愣了一下,他查遍了那本被唱着传承下来的蒙古秘史,也没见到有这么个说法啊?
任春强点了点头,说道“这是我在一本小说上见到的这种说法,那上面说在修建成吉思汗陵的时候,所用的人除了奴隶之外,全都是最忠于成吉思汗的士兵,这些士兵都知道,他们在修建完陵墓之后,肯定会被殉葬的。
不管是奴隶还是士兵,在去往成吉思汗陵的时候,都是被蒙上了眼睛,但是曾经有一个思想开了小差,在返回地面运送石料的时候,偷偷的跑掉了,据他所说,他在地下听到过水流的声音。
最后那些士兵们,在修建完陵墓将所有的匠人奴隶都给杀掉了,而他们在换防的时候,又被别的士兵给杀掉,如此三次之后,成吉思汗陵也成为了永远的秘密……”
“任……任哥,你确定这是小说,而不是史料?”
庄睿被任春强的这番话都给说傻了,因为这小说和河道深处的成吉思汗陵,太过于想象了,说的简直神准无比啊。
从阿尔寨石窟的地下进入溶洞,那里有许多河道,自然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而成吉思汗陵最外围的那个殉葬坑,也证明了工匠们被杀死的事情,这些都是庄睿已经用灵气证明的了。
“咳咳,真的是小说,那香港那个叫倪匡的家伙写的,名字我忘了,你可以去找找看的……”
任春强脸色有些微红,咳嗽了两声掩饰了下自己的窘状,拿小说来和严谨的考古科学相提并论,未免有些太不严肃了。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虚惊一场
“靠,这写小说的人,真该去学考古专业啊,想象力丰富不说,居然还被他猜中个十之八九,牛人,真是牛人……”
在听到任春强的话后,庄睿吃惊的嘴巴里都能塞进去个鸭蛋了,心中对那位香港的小说作者佩服的是五体投地。
不过这事儿这也忒扯淡了,千百年来使得无数人趋之若鹜的成吉思汗陵,其事实真相竟然出现在了一本小说里面,这让众人考古学家们情何以堪啊?
……
等任博士对暗河入口处又进行了一番勘测后,庄睿说道:“任哥,怎么样?咱们可以给孟教授打电话了吧?”
“可以,可以,咱们出去后,马上向孟教授和上级领导部门汇报……”
任春强连连点头,经过这一番勘察后,他完全可以确定,这就是一座蒙古族的陵墓,而有能力在地底深处修建陵墓的蒙古族人,其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即使不是成吉思汗陵,那也必须是一座蒙古帝王陵宫。
对于在考古史上从未发现过的蒙古帝王墓来说,北京的敦煌文化交流会,在任博士心里也就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要知道,敦煌文献在一百年前就已经问世了,而蒙古帝陵则是被追寻了千百年而未得一见的,这座陵墓的出土,将会载入二十一世纪科考界的史册之中。
“庄睿,要不,咱们顺着暗河往里面走走看?”
想到发掘出这座陵墓后所带来的荣耀,任春强那心里也是火热火热的,恨不得在这暗河深处的帝王陵墓,马上就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试问有眼前摆着个名垂青史的机会,谁还能淡定的起来呢?尤其是历史和考古学家们,当他们在解读出一个个历史名人的时候,又何尝不是羡慕有加,恨不能以身取代
这座陵墓的出土以及发现过程,必定会原原本本把发现其的来龙去脉都交代清楚并且记载下来的,一定会被收录到相关的历史大事记中。
当然,在这件事情里,最出风头的人,自然是当庄睿莫属了。
但是作为第二个发现陵墓的人,也会被赋予很多荣耀的,这对任博士来说,完全就是天上掉馅饼,砸到了他的头上,他已经十分满意了。
是以任博士在心情激荡之下,提出了这么个违背考古规定的要求,要知道,发掘这么一座大墓,一定会成立相关的指挥部,而发掘过程,都必须要在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进行的。
庄睿倒是感觉无所谓,因为他早就用灵气勘测过了,这长达三四里的暗河内,没有任何危险生物的存在,只要不迷路,是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而且庄睿本身对于什么规定制度也没放在心上,听到任博士的话后,当下说道:“任哥,这电筒里的电池估计最多能维持两个小时,咱们往前走一个小时的路程,如果还没发现,就返回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