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除了他们以外,实验室里更是多出了近百张略显稚嫩或充满求知欲的面孔。
他们如同潮水般在实验室外围区域和辅助工位间穿梭、忙碌,胸前挂着各大高校或研究院的实习进修牌。
他们不直接参与最核心的研发,更多的是负责数据标注、环境配置、文档整理、辅助测试等“打杂”
工作。
但更重要的,是学习!
这些人,都是李明德教授动用关系,以及后来王院士、罗部长等人协调下,各大高校、研究所硬塞进来的“好苗子”
。
面对这种带着“人才培养”
、“为国储才”
大帽子的请求,苏砚也不好一概拒绝。
毕竟,人家实打实地贡献了最顶级的人才资源,而且这些“旁听生”
本身基础扎实,潜力巨大,稍加点拨就能迅速成长。
苏砚心里的小算盘打得也清楚,现在给他们一个近距离接触未来科技的机会,一番历练下来,等【伏羲】功成,自已要拉起真正的商业化“科技帝国”
时,这些人,不就是现成的、经过考验的、忠诚度相对较高的中坚力量和人才储备库吗?
实验室的氛围,是一种近乎疯狂的高强度、高密度、高效率。
无数台最新型号的服务器在恒温机房里低沉轰鸣,液氮冷却系统嘶嘶作响,巨大的屏幕上,复杂的数据流和模型结构图如同星河般流转、变幻。
白板墙上写满了密密麻麻、足以让外行眩晕的公式和逻辑推演,擦了又写,写了又擦。
所有人的目标只有一个。
以【第七代神经网络架构】为基石,搭建一个全新的、在智能水平和通用性上,都全面超越【无限】的、真正意义上的通用人工智能——【伏羲】!
这绝非易事,其难度甚至超出了苏砚最初的预估。
《高智能方程式赛车》中的阿斯拉达虽然在智能水平上达到了强人工智能,但他的核心智能和所有表现都高度集中在“赛车”
这一个极其特定的领域。
严格的来说,它应该算是专用型强人工智能,而非通用型强人工智能。
但苏砚也从来没想过要照搬照抄一个“赛车AI”
,那不是他的追求,更不是国家投入如此巨大资源想要的结果!
【第七代神经网络架构】在他眼中,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是具备无限潜力的骨架!
他要做的,是在这个来自平行世界的先进骨架之上,填充属于这个世界的、更丰富、更普适的血肉!
他要让【伏羲】不仅拥有阿斯拉达那般恐怖的学习与进化潜力(智能水平达到强人工智能),更要具备理解世间万物、应对无穷变化的通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