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战旅长递给老洪一包压缩饼干,"
张将军说,要让鬼子连拉屎都提心吊胆。
"
当晚,三个日军大队长的脑袋整齐摆在县衙门口,每张嘴里都塞着张小天印制的传单:《告胶东同胞书》。
龙口港的晨雾中,三艘改装过的医疗船静静停泊在破损的码头旁。
船身上"
红十字"
标志下,还漆着一行小字:"
哈尔滨医疗厂监制"
。
王强跟着担架队走上舷梯时,听见钢板发出奇特的嗡鸣——这些船体都加了防弹夹层。
医疗队长林岚正在指挥转运伤员,她白大褂下露出军裤和马靴,脖子上挂着听诊器与手枪并排晃荡:"
重伤员进一号船做手术,孩子们去三号船打针!
"
最让王强震撼的是三号船甲板上的场景:
二十多个渔家孩子排排坐,每人手里拿着棒棒糖
女兵们用卡通贴纸安抚怕打针的娃娃
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边注射青霉素边玩护士的军帽
"
原来当兵的还能这样?"
王强想起去年见过的国军医护,那些捂着鼻子给伤兵换药的军官太太。
二号医疗船传来电锯声,王强循声望去,差点惊掉下巴——三个标准集装箱拼成的手术室正在运作:
第一个集装箱展开成无菌舱
第二个是配备无影灯的立体手术台
第三个竟装着台微型ct机
"
让让!
"
两个卫生员推着担架冲过来。
王强瞥见伤员是个军统成员,腹部插着块弹片。
戴眼镜的军医看了一眼:"
先救,审判是后面的事。
"
手术灯亮起的瞬间,王强看清集装箱内壁刻的字:"
生命至上——张"
码头角落,须发皆白的老渔民陈阿公正对着x光机发呆。
他左腿里的弹片是五年前日军扫射时留下的。
"
大爷,会有点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