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蔺蘅芜也走了过来,看到梁栋的样子,就问林小艺:
“他怎么了?”
“中邪了呗!”林小艺没好气地回答了一句,然后抬脚把梁栋蹬进了水里。
梁栋在水里扑腾两下,竟然喝了一口水,才反应过来,一边拽着栏杆往上爬,一边责怪林小艺:
“你想干嘛?”
“你说我想干嘛?”林小艺语气不善,显然以为梁栋刚才是故意在装糊涂。
她哪里知道,刚才的梁栋,好像又感受到了那种悸动,他是怕这种感觉消失得太快,就强迫自己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ak
梁栋忍不住又看向林小艺那里,惹得林小艺再次笑脸通红,咬牙切齿地骂道:
"再管不住你的眼睛,信不信我直接把它给你挖出来!"
梁栋被这突如其来的怒吼吓了一跳,他心里有鬼,自然不敢还嘴,只能战战兢兢地用手指向不远处的躺椅,磕磕绊绊地说道:
"那……那我还是到那边去稍微歇息一下吧"
然而,林小艺根本没打算让他休息,一把抓住他的胳膊,毫不犹豫地拖着他一同跳入了游泳池中。
当梁栋从水中冒出头来,但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便听到林小艺不容置疑地说:
"现在,立刻,马上!跟着我学蛙泳,学不会,就别想休息!"
蔺蘅芜搞不懂这两人在搞啥,看了一会儿,觉得没啥意思,就找了个躺椅去休息了。
蛙泳和狗刨的姿势有点像,但还是有很大差别,需要全身配合,体力消耗也大很多。
梁栋学了半天还是入不了门,把林小艺气得直骂他比猪还笨。
可她哪知道,梁栋是真学不会吗?他不过是没法集中精神罢了……
梁栋其实对游泳还是挺精通的。
想当年,每逢夏日来临之际,他几乎每日都会与伙伴们一同前往水边嬉戏玩耍。
也正因如此,他可没少遭受父亲梁秉森的责罚。
要知道,在那个时代,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大都掌握了游泳这项技能,与现今的孩子形成鲜明对比,如今的他们简直就是一群不折不扣的“旱鸭子”。
近些年来,每当暑假来临之时,各地政府无一例外都将“防溺水”视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来对待,不仅日日宣传,而且年年狠抓。
但即便如此,每年依然会有大约57万名青少年不幸溺水身亡。
面对这些令人痛心疾首的数据,政府无奈之下只得将“防溺水”纳入其工作范畴之中。
自“防溺水”工作全面展开后,部分地区的溺亡率已成功降低超过六成之多,足见此项工作确实颇具成效。
然而,必须正视的现实是,目前我们所实施的种种举措,其核心可以概括成一个字——“堵”。
不妨审视一下现有的防溺水策略:
严禁私自下水游泳;禁止擅自与他人结伴随行游泳;不得在没有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入水嬉戏;切勿前往陌生水域冒险;坚决远
离缺乏安全设施及救援人员的危险地带;严令禁止不会游泳的学生盲目涉险救人
即便我们将警示标语张贴至千家万户门前,也难以确保那些顽皮的孩童不会背着大人偷摸下河玩水。
即便我们强制要求每个水塘堤坝安排专人看守,但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水塘堤坝,这将耗费巨大的人力和财力资源。
归根结底,若要真正落实好防溺水工作,除了加强宣传教育以及执行部分必要手段外,最为重要的还在于另一个字——“疏”。
而要真正实现“疏”的目标,其核心在于为孩子们构建起安全无虞、值得信赖的游泳场所和环境,并传授给他们游泳技巧以及自救之道。
游泳不仅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锻炼方式,更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急救技能,我们应当积极引领孩子们去学习掌握。
教育部门理应将学生学会游泳纳入必修课程范畴,列为体育活动的一部分,如此方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及能力。
不过,这却引发了另一个难题——学校基础设施残缺不全。
截至目前,放眼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校园,配备有游泳设施的可谓凤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