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文艺生活周刊2025年1月11日 > 第120部分(第4页)

第120部分(第4页)

这次越往南方的城市,观众越是热情,这些人都看过了电影,对这部电影的感觉很好。

剧组是马不停蹄,几乎一天一个地方,一个地方起码三场见面会,非常的疲惫,不过看到观众的热情,看到电影院里挤满了观众,大家都很兴奋。

冯晓刚一再要求,虽然劳累,但不能因此冷淡观众和新闻单位,要热情的与观众见面。

葛尤一向随和,没有架子,能和观众打成一片,所以每到一处,都受到观众热烈的欢迎。

在花城的时候,观众还和葛尤开起了玩笑。

当主持人请剧组人员与大家见面时,主持人不把话筒给葛尤,反而伸向观众席。

“葛尤先生千里迢迢赶到花城,咱们花城的观众是不是要问候他呀?”主持人询问道。

“要。”观众齐声回答。

“那么,咱们怎么问候呀?”主持人不怀好意道。

“吃了吗?”观众一起问候道。

台上的葛尤一愣,但他不愧是个好演员,马上反应过来,笑呵呵的说:“没吃那!”

“没吃回家吃去吧!”观众大笑道。

这是葛尤在《不见不散》里的台词,观众刚看过电影,记忆犹新,拿来和葛尤开个玩笑。

这部片子中许多台词都让观众津津乐道,走出影院之后一想起来就止不住的又笑出声来。

《不见不散》和《甲方乙方》不同,它的受众面更广,剧组一路从北到南,能感受到不仅北方的观众爱看,南方的观众也能接受。

宣传的效果很明显,有了各地新闻媒体的大力报道,让观众走进了电影院。

等他们从花城返回京城的时候,《不见不散》上映一个星期,票房已经过了八百万。(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一章 一个导演

回到京城,林子轩没有让大家休息,而是继续宣传。

虽然电影首周的票房突破了八百万,势头很好,但不能因此而放松,京城是他们的根据地,别弄到最后,得到了外地的票房,却失去了根本。

那就得不偿失了。

在京城,不用那么密集的宣传,时间安排上会自由一些,主要是通过报纸和电视,以及进入各所大学和学生们举行见面会。

经过调查,大学生是观看《不见不散》的主力军。

他们更容易接受调侃和黑色幽默,更容易愤世嫉俗,容易对底层小人物的生活表达同情。

这和如今大学生的思想状态有关。

进入九十年代中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侵蚀进了校园,在大学生中出现了不同的声音,知识无用论逐渐抬头。

甚至出现了不少从大学退学的现象。

以前的大学生被认为是国家的栋梁,怀着建设祖国的理想,现在的大学生则产生了怀疑。

是去学知识搞科研,还是去街边卖茶叶蛋,这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他们一方面认为自己考入了大学,会有一个不错的前程,一方面要面对物质生活的诱惑,以及各种浮躁思想的影响,心理上比较迷茫。

再加上大学开始逐步推行收费制度,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毕业分配制度的改变等等。

处在变革和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